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升學率怎么樣
□任霞 高鈺行 苗森 文/圖
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是響應河南省職教攻堅,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以國家級重點學校為依托,由新鄉市信息工程學校、新鄉市第一職業中專、交通職專、大型機床廠技校、燎原職專、風云職專、新航職專7所職業類中等專業學校整合而成,是一所集普通中專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網絡教育、企業孵化、產教融合于一體的以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的現代職業教育類綜合性公辦普通中專,是豫北地區專業建設超前、實習實訓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特色明顯的中等職業教育名校。
學校位于新鄉市文化街61號,占地面積9.5665萬㎡,建筑面積72186.45㎡。現有125個教學班,在校生840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力量雄厚、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5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05人,雙師型教師116名。現開設有機械制造、機電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計算機應用、財會商務、航空旅游、運動訓練、幼兒保育等專業門類等35個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為省重點專業。是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勞動部等六部委認定的“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職教攻堅先進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示范學校”“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學校”“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校”“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綠色學校”“新鄉市文明單位”“新鄉市全市教育工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新鄉市職業教育攻堅先進單位”“新鄉市創新型單位”等稱號。
專業建設添活力
立足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對專業建設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學校緊密圍繞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政策,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需要,服務于河南省“三區一群”戰略,服務于新鄉地方經濟發展,融入新鄉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圍繞“542”產業體系,推進數控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文旅康養三大專業群建設,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推進產業發展所急需的新興及人才緊缺專業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新鄉市中職教育技能大賽服務賽場
近3年來,瞄準新科技、新技術、新工藝,增設動漫與游戲制造、食品加工工藝、無人機操控與維護、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應用、直播電商服務、增材制造技術應用、現代通信技術應用、智能化生產線安裝與運維9個專業,確保學生成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教”改革提能力
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注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質量立校、特色強校”這條主線,深化“三教”改革,全面突破,努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能力。
新鄉市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由教育部發起并牽頭,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有關行業、人民團體、學術團體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公益性、全國性職業院校師生綜合技能競賽活動,是專業覆蓋面最廣、參賽選手最多、社會影響最大、聯合主辦部門最全的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賽事。它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和創新,在服務“三教”改革、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由教育部主辦的教學能力比賽和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研,連續多年組織校級比賽,近3年參加市級以上比賽教師達到81人次。教學能力比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省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2個。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個,省級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市級一等獎4個、二等獎2個。通過比賽,學校推進了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促進“能說會做善導”的“雙師型”教師成長,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踐行能力、專業教學能力、數字素養水平、綜合育人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
《網店美工》《電氣控制與PLC技術》《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中職語文》等4門課程成功申報河南省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職語文》《舞蹈》《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數控車削技術訓練》等4門課程成功申報河南省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學校教師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除了能夠靈活運用微課、課件進行課程內容展示之外,也能夠將云班課、學習通等討論、選票、問答等互動教學手段有效融入課堂活動中,廣泛運用了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成效,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感受。近3年共有10位教師獲省級優質課一等獎,6位教師獲省級優質課二等獎,21位教師獲市級優質課一等獎,10位教師獲市級優質課二等獎。
教育科研挖潛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中等職業學校的重要性和地位日益凸顯。教育科研是中職學校的核心工作之一,通過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在過去的3年時間里,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在教育科研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
河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基礎素養與應用比賽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織教研活動、設立科研平臺等方式,提高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使教育科研成為常態化的工作。教育科研主題豐富多樣。學校注重對實際教育問題的研究,鼓勵教師圍繞職業教育的特點和需求,開展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意義的科研項目。涉及教育教學改革、課程建設、學生素質培養等多個領域,為中職學校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科研成果得到有效應用。學校注重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和完善。通過組織教師培訓、編寫教材、開展教學示范等方式,促進科研成果的廣泛應用,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近3年,學校共承擔新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1項、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8項,獲得省市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6項,在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82篇,出版校本教材10本。
產教融合聚合力
新鄉市中職教育技能大賽廣告平面設計賽場
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一直堅持走合作發展之路,注重與企業開展合作,搭建共同發展的育人平臺。創新辦學機制,拓展辦學形式,完善校企雙元育人方式,為校企雙方共同開展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科研提供有力支撐。通過與企業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共同開展人才培養,打造學校與企業混編的師資團隊,構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學校和省內外18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開辦專業協議,根據社會與企業的需求開辦涵蓋所有5個系、部的19個專業,定向培養人才。共同設置相關的課程及共建實驗室等,企業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學校按照定向培養模式組織教學,結合企業需求開設課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專業課程教學工作,形成共同培養人才機制。
學校與企業共同開展訂單人才培養,積極探索與企業“雙主體”協同育人的現代教學模式。依托一體化育人平臺,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實行招生招工一體,企業全程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工學”交替教學與實訓,共同開展考核評價,實現了“雙主體管理、雙基地育人、雙身份學習、雙教師指導”“1+X”技能證書和畢業證雙證書考核的“五雙”育人機制。開展訂單式培養,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校企共同開發了《Maya角色動畫制作教程》、新鄉市職業教育中心食品工藝與技術專業教材《西點工藝實訓與技術》《人物化妝與造型》《2020級-2021級機電技術應用課程、教案、教學計劃》等校本教材。
學生發展匯動力
汽修仿真實訓室
新鄉市中職教育技能大賽茶藝賽場
學校一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不斷提高師資力量,加強實訓基地建設,豐富教學資源,改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競賽的選拔賽,省市級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學生組競賽是中等職業教育成果的“試金石”。學校選派出了實力強大的選手,參加了各個比賽項目。選手積極備戰,不畏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展現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卓越的技能水平,展示了中職教育培養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在比賽的激烈角逐中,選手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緊密配合,有效協作。無論是技能類的動畫片制作、中餐宴會擺臺、服務、數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等項目,還是文明風采類的硬筆書法、數學基礎素養與應用、國學經典誦讀、職業生涯規劃等各個項目,他們都展現了出色的風采,并獲得了優異成績:在2020年市賽中獲得一等獎87個、二等獎26個,省賽中獲得一等獎15個、二等獎37個;2021年市賽中獲得一等獎77個、二等獎32個,省賽中獲得一等獎13個、二等獎39個;2022年市賽中獲得一等獎97個、二等獎30個,省賽中獲得一等獎24個、二等獎38個。在近3年的省、市技能大賽和文明風采競賽獲獎683人,連續3年的省賽成績穩步提高,獲獎人數累計呈現上升趨勢。
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暨國際公開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方法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等機構主辦,從2011年發起設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搬運工程、競技工程、競速工程、醫療工程、工程越野、工程創新設計等面向工程應用、突出創新實踐、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機器人科技競賽活動。學校智能制造系在近3年共有21名學生參加職業院校組《視覺機器人項目》比賽,共獲得3個一等獎、10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和1個優勝獎,學校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
2020年河南省“極飛杯”無人機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由河南省職業鑒定指導中心主辦,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實踐考試標準》為基礎開展命題,并借鑒世界技能大賽命題方法和考核內容,增加了相關新知識、新工藝、新技能等內容,全面考察選手的綜合素質。全省14個地市的企業職工、院校師生組成28支代表隊參加大賽。學校交通運輸系學生獲無人機室內編隊飛行賽項學生組二等獎。
2023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由南非高等教育與培訓部、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主辦,聚焦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等重點領域,以提升5國職業院校師生在創新、協調、組織、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豐富5國職業院校和企業交流與合作內容,整體推進金磚國家國際化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共有4省23支學生隊伍參加人工智能機器人系統集成及應用賽項華中區域選拔賽,學校智能制造系學生隊伍獲得第8名。
這一連串優異成績的取得,凝聚了學校的辛勤付出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顯示了學校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優秀實力和較高的影響力。學校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職業人才。
學校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走內涵發展之路。積極構建職業教育與培訓立體化網絡,打造中原地區特色職業教育名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建設人才,成為豫北地區中職類人才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