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教學小故事-小學教學故事100篇
首卷語
在油小這播種夢想的地方
有這樣一群人
用仁愛和敬業譜寫最動人的樂曲
用真誠和智慧繪就最美麗的風景
用責任和擔當播撒最溫暖的希望
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教育故事
一起探尋教育生活的幸福
平凡中的堅守
自從我成為一名教師以來,我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在教學一線工作了二十四個年頭了。這二十四年來,我一直把教育教學神圣職責的重托深深地植根在頭腦中。
我深知教書育人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是擔當著社會、家庭、個人一生發展路途中重要的航標。
說他責任重大,我們社會常常提到這是一項培養社會脊梁的神圣職業,因而稱其為“百年樹人”。
說他細小,小到落實在我們生活中的一飲一啄,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一言一行,一點一滴,處處是教育,時時有教育。
如何把這一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承擔好,完成好、讓所有我教過的學生一生都能受益,成為有高尚道德,敢于擔當,有益社會,熱愛祖國的人。
做一個無愧于社會、家庭、學校、學生的老師,履行無愧于教師的神圣職責,這些成為我在教學工作中的指導思想。
人們常說教師是蠟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教師還是一位藝術家、雕塑家,教育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精雕細琢的過程。
學校教育就是孩子們一生發展的搖籃,他需要教師用耐心觀察,用細心修補缺點,用欣賞和鼓勵來描繪藍圖,如果沒有起步的基礎,那么在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路就會有缺憾。
我注重無論當科任老師還是做班主任老師,都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他們,用言傳身教的方式來指導他們。
師恩如海
人們常常說“科技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
我常常告訴學生:其實我們的人生都是均等的,為什么有人成就了,有人被淘汰了?
因為我們大自然遵守著一種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機會給每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你們要學會抓住機遇,機遇更多的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我教過的幾屆學生中,在畢業時候給我發來短信或者來學校看望老師,仍舊提到老師的這些話一直影響他們。
其中像徐浩然同學今年考上了重慶師范大學,成為優秀的畢業生,回來向老師匯報的時候說“我記得您的這句話,它讓我抓住了很多機遇,也培養了我”。
如果老師的一兩句話能帶來學生成長路途的前進動力,能塑造出棟梁之才,那何止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會的希望啊!
我們現在常常講:科教興國,教的種子在哪里?教的結果從哪里得到?
學校就是一個播種種子,培育幼苗,扶植小樹的重要場所。
教的結果是在良好的成長環境下,在師長的呵護中開花結果的,是在社會中落實的。
我們社會曾經贊譽過老師,說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蕾。也有很多人說教師的教學是“良心活”,通過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我深深地理解了這句話。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成長歷程中,教師真的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言行可能成為一個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的指路燈,也可能成為擊碎花蕾的暴風驟雨,它不僅影響到學生,而且還能影響到社會——給社會輸送怎樣的人才。
為了把愛和美德播撒進學生心田,我在教學之余翻閱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同時從衣著和言行中盡力做到,不讓學生去做的,自己一定不做,告訴學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本著“為了一切的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和人格”的思想,在教育學生方面牢固本著服務于學生的思想,當學生的引路人,做學生的貼心人,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以落到實處為依據,做到勤教育,巧引導,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
頑皮的學生慢慢的懂得感恩,知道對錯,能夠抑制自己不良習慣,開始投入學習中,使得學習成績得到良好的提升,得到家長及學生的認可和好評。
教學的過程是辛苦的,是用心血和汗水澆灌花開的過程,它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也許真正的回報和巨大的效果需要等到十幾年或幾十年后才能真正體現。
同時,教學的過程也是快樂的,和一群學生一起凈化自己的心靈,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學生也是需要用嚴和愛才能引導他們走入人生的正道。我在摸索中前進,有過喜悅,也經歷過波折。看著自己的學生能有收獲,就像看見自己作品能有成果一樣高興。
“親其師而信其道”,我將竭力以生花妙筆傳知識之道、精神之道,以一個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釀造精神的醇酒。
我深深感謝領導和各位老師對我的認可和支持,我希望用自己的雙手能托起明天更加燦爛的輝煌。
供稿:李俊
審核:羅長春
排版:冉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