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玉教育—琢玉教育培訓學校
第三屆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
暨北京市教育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豐臺分論壇成功召開
——2023年豐臺區項目學習展示月教研專場活動
12月2日,由北京市教育學會主辦、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承辦,教研網支持的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論壇暨北京市教育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豐臺分論壇在豐臺分院建欣苑校區成功召開。本次活動也是2023年豐臺區項目學習展示月教研專場活動。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北師大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卓玉,北京市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唐亦勤,北京市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豐臺分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支梅、副院長曾擁軍,中學教研室主任孫震、副主任劉青巖、謝守成出席會議。豐臺區各學科參與項目學習展示的領導、老師現場參會,會議同步線上直播。全國共13000余人次在線收看直播。
會議分主會場和學科分會場舉行。主會場會議由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豐臺分院院長助理張麗莉主持,各分會場活動由學科教研員主持。
一、主論壇
領導致辭
唐亦勤、張卓玉、楊曉輝分別做領導致辭。
唐亦勤在致辭中提到,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時代要求。她充分肯定豐臺區以項目學習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徑,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寶貴區域樣本的意義和價值。她表示,北京市教育學會將會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幫助豐臺教育的發展,她勉勵豐臺區的教育工作者們持續梳理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成果,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首都教育系統形成更豐富更生動的教育實踐。
張卓玉首先對豐臺區整體推進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實踐效果表示肯定。他提到,豐臺區學科項目化學習特色明顯、亮點豐富,這與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整體規劃設計嚴密、教師高漲的熱情與高素質高度相關。張卓玉代表總課題組,從三個方面提出對未來的期待:一是做好六年初見成效的準備;二是堅持系統化推進項目化學習,以提升學生素養為根本落腳點;三是高度重視制度機制建設。
楊曉輝首先向兩位專家對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化學習的支持與肯定表達感謝。他簡單回顧了項目開展歷程,并向豐臺區的領導和教師們提出三點希望:從課程形態視角審視項目學習的學科實踐、從素養導向視角審視項目學習的資源整合、從績效考量視角審視項目學習的評價方式。最后,他期待能夠通過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提高區域學生學業質量和核心素養,提升區域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構建豐臺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
主旨報告
曾擁軍以“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實現機制的階段性反思”為題,代表總課題組發布階段性研究成果并提出未來展望。他首先帶領大家梳理回顧了項目推進的脈絡,從“組織體系+研究體系” “學科化項目學習”課程形態的教與學系統、“基于證據改進”動態預警與調節系統、“校際成果展示”提煉與推廣系統、“多元實施群體”的動力激勵系統、“信息技術支持”的資源平臺系統六方面解讀了研究成果。他強調,未來項目化學習要繼續從強化素養導向、定位課程形態、依托評價反思優化上發力。
二、學科分論壇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9個學科的干部教師在分論壇圍繞各學科開展項目學習的研究成果、實踐案例進行教學研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王彤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高振奮,北京師范大學綦春霞、孫曉慧、郭芳杰、趙亞楠、王健、李凱、李曉東、石芳,首都師范大學盧慕稚等專家分別對課例進行點評。
語文會場
數學會場
英語會場
物理會場
化學會場
生物會場
道德與法治會場
歷史會場
地理會場
本次活動作為“深研課堂樣態 厚植創新沃土”2023年豐臺區項目學習展示月的收官之作,以“行政-教研-科研三位一體專業支持系統”視角審視、反思了頂層設計的理論架構和學科實踐,在理論和實踐的融合互嵌中探尋了“高質量”的核心要義,推進了豐臺區整體推進項目學習的流程化、系統化、結構化,梳理形成了“豐臺項目學習”的區域樣本,有利于進一步擴大“豐臺項目學習”教育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有效助力豐臺區基礎教育“強基工程”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