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時中教育(學時教育)

    夏季的拉薩綠樹掩映,風景如畫。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教室內,悠揚的《長江之歌》音樂傳出,40名西藏學生正在沉浸式學習《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一課。教室的多媒體屏幕上,北京第五實驗學校的一個班級也在同步學習。距離3000多公里的兩地學子,跨越千山萬水,同上一堂課。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這堂課跨越空間,拉近了祖國西南角與首都的距離。這樣的連接,在雪域高原與全國各省市之間,已持續了整整30個年頭。

    交往:愛心“建起”高原學校

    那曲市平均海拔達4500米以上,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地級市。1995年5月,浙江省第一批援藏干部來到這里,他們調研發現當時那曲地區適齡兒童入學率只有22.5%,艱苦的環境和薄弱的基礎設施橫亙在高原兒童的求學路上。時任那曲縣常務副縣長的援藏干部姜軍給《杭州日報》領導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夠獲得家鄉人民的支持,為那曲捐款建設一所小學。

    8月25日,姜軍的求助信在《杭州日報》頭版刊登,信中寫道:“假如杭州人民每人節約1元棒冰錢,那匯集起來就可以建起三四所希望小學……”

    遠方的呼喚在西子湖畔蕩出了漣漪,信件發出后,僅短短一周時間,5.6萬多名市民、120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捐助,共籌集善款225萬元。“有一天我們收到30公斤的硬幣,還有一個村辦企業捐了5萬元。最后捐款人實在太多,遠超預期,不得不喊停。”杭州日報記者林潔回憶。最終,來自江南的捐款在那曲市建起了4所小學。

    這4所小學改變了許多那曲孩子的命運,達扎旺堆正是其中之一。在杭州那曲希望小學落成儀式上,時年10歲的達扎旺堆興奮地擠在同學中間,快門閃過,留下了珍貴一幕。

    “如果沒有這筆捐助,不知道求學路會有多坎坷。”達扎旺堆回憶。2003年,達扎旺堆以優異成績考入西族學院(現西族大學),在填報志愿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范專業。如今,他已在西藏從事教育工作19年,任那曲市第五幼兒園黨支部書記。

    當年捐款建起的4所小學經過多次改建,如今已配備了各類多媒體設施和課外活動室,那曲市的教育條件也今非昔比。據了解,當前那曲市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100%。

    交流:雙城千里共學

    為更好地發揮援藏團隊效果,2015年12月,教育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實施方案》,從對口支援省市和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選派教師組團幫扶西藏21所中小學。2016年初至今,來自17個援藏省市及單位的2076名專任教師和管理人員如約進藏工作。

    位于拉薩市教育城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由北京市全額投資2.5億元建設。早在建校之初,這所學校就由北京教師“組團式”承擔教學任務,傳統持續至今。

    來自北京市豐臺區的語文教師馬瀟雅,2023年8月來到雪域高原。“這里的學生很樸實,對于外界的知識充滿好奇心,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馬瀟雅說。

    2024年,北京市在援受兩地推行“雙師課堂”,通過技術手段讓北京與拉薩兩地的學生在同一時間上同一堂課。雙方教師共同備課,共同講解,讓學生們感受到兩地課堂不同的教學特色。馬瀟雅任教的初中語文便是其中之一,雙方選取了《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一課,讓兩地的學生能夠互相溝通與感受。

    課堂上,雙方教師特意安排了近半小時的自由交流,讓每名學生把自己的家鄉寫成一篇短文,分享給遠方的“同學”。來自昌都的向巴頓珠寫下怒江的壯麗景象,讓北京的同學們體會藏東峽谷的雄偉。遠在北京的同學們也將永定河、北海公園的故事分享給高原學子。兩地學子都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近10年來,累計有206人次援藏教師進藏組團幫扶拉薩北京實驗中學,2023年該校高考重點本科率接近80%。

    交融:高原開出“石榴花”

    對于援藏干部而言,每次休假回藏都是難得的“補給時刻”。家鄉和親人的禮物都會被帶上高原,把行李塞得滿滿當當。可武漢市援藏教師楊豐銘不一樣,他第一次休假時,帶回西藏的禮物是一件教具——演示用電學實驗箱。

    “我到山南市乃東區中學后,發現學生們的實驗條件確實很有限,所以我就自己聯系了在武漢的資源,希望能幫助到西藏的學生們。”楊豐銘說。在他的聯絡下,武漢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和武漢市光谷實驗中學共同助力,將376套學生電學實驗箱捐贈進藏,徹底改變了乃東區中學的電學實驗條件。

    從2018年到2021年,連續3年多,楊豐銘積極給農牧民家庭的孩子義務補習。有些同學家住得很遠,回家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考慮到孩子們補習完還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家,他每次補習完都給學生買些吃的墊肚子。他常常一次性購買10屜小籠包。店主調侃他:“你這援藏還順帶解決孩子伙食問題呢。”

    除了關心關愛西藏學生,楊豐銘還悉心指導當地教師隊伍,提高當地師資力量。他輔導的年輕物理老師央珍,在各級教研比賽中屢獲第一。他組織編寫的《山南市乃東區物理校本教材》也成為當地學生備考、教師成長的重要助力。當地老師親切地叫他“大楊師父”。

    楊豐銘說:“我的身體和心靈永遠屬于高原。能夠得到高原同事的認可,是對我援藏工作的最高肯定。”如今,已結束援藏的楊豐銘每年都組織山南學生前往武漢研學。

    從捐建學校到網絡課堂,從組團式援藏到個體奉獻,從知識傳遞到文化交融,30年來,教育援藏已在高原各地留下深刻印記。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從2020年開始,由援藏教師教授黃梅戲選段,如今這里的藏語版黃梅戲已成為特色節目。武漢市的援藏教師馬丹在高原學會十幾首藏族歌舞,將它們帶回武漢后,受到武漢學生的歡迎。

    “截至2023年底,我區學前教育入園率達90.4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7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7.62%。”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采守寬說,“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開展至今,西藏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方式、教育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各方面素質顯著提升。(記者 洛卓嘉措 陳尚才 參與采寫 陳曉西)

    來源:半月談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自拍|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