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城區樓宇林立。 記者 王東明 攝
除了首付提取,各地還在不斷豐富住房公積金使用場景。
青島近期發布的公積金新政首次將二手房納入首付款提取范圍。針對需要改造的住房,當地還允許提取公積金用于加裝或更新電梯。
廈門則將公積金的支持范圍進一步擴大,明確繳存人及其配偶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本人、配偶及雙方父母在本市加裝電梯,累計提取金額不超過加裝電梯個人出資額。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上拓寬公積金使用場景的舉措,都增加了公積金的使用效率,能夠有效降低購房門檻、減少購房的資金壓力,尤其對于首次購房者以及中低收入家庭,可有效激發潛在需求。
除此之外,公積金業務的辦理流程也愈發便利快捷。
杭州本次明確,住房公積金直付購房首付款業務全程支持線上辦理,繳存職工可在“浙里辦”APP或浙江政務服務網提交業務申請。
此前,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推出新增“電話貸款,服務直達”的模式,借款人通過熱線電話即可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現全程“零跑腿”。
跨城流動帶來的公積金使用障礙也正被逐步破除,更多城市開始探索公積金跨城互聯。
近日,廣東深圳、珠海、汕頭、江門、潮州、揭陽簽署協議,加速實現區域內公積金服務“同城化”,支持區域內流動就業人群、異地置業家庭等群體的住房消費需求,促進人才等要素在區域內的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公積金作為住房保障要素,其跨區域互聯互通是都市圈一體化的重要環節。這樣的合作并非單純的政策調整,而是以公積金為紐帶,進一步撬動區域內要素市場化改革。
“今年以來,已有多地發布公積金新政,內容涵蓋首付提取、異地貸款、租房支持等維度。”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公積金制度正從“購房保障”向“全周期居住服務”轉型,在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方面發揮更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