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看好中國消費升級,國際農業巨頭路易達孚持續加倉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看好中國消費升級,國際農業巨頭路易達孚持續加倉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中國需求多元、增長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正持續釋放吸引跨國公司的“磁力”。近日,荷蘭路易達孚集團在山東省青島市董家口的全新食品科技產業中心正式開工建設。該產業中心預計2027年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150萬噸飼料蛋白、37萬噸精煉油和1.5萬噸磷脂。
這是路易達孚近年來持續增資中國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家全球性的食品、飼料、纖維和配料公司,自2023年在上海浦東設立全球研發中心以來,近兩年,這個全球農業巨頭已相繼在廣州、天津、張家港、遼寧阜新等中國多地落地新項目或擴大投資。
路易達孚全球首席執行官高啟(Michael Gelchie)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以及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給了路易達孚持續加倉中國的信心。
高啟表示,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國消費者人均肉類消費量由2015年的26.2千克波動增長至2024年的38.1千克。這一趨勢也帶動了中國動物飼料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
路易達孚北亞區首席執行官陳嘉淵透露,去年,路易達孚在天津投資建設了首條特種飼料生產線,生產能夠改善動物健康水平和生長速率的發酵豆粕產品,近期開工建設的青島董家口食品科技產業中心也新增了飼料蛋白產能。隨著中國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路易達孚開始提供高品質、可追溯的植基配料產品。2023年還在全球專門成立植基配料業務平臺,為中國市場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路易達孚在上海的全球研發中心則聚焦飼料蛋白、植基配料、食用油、果汁、咖啡等產品的研發。
中國不斷提升的營商環境也是跨國公司持續加倉中國,用實際行動投下對中國經濟“信任票”的重要原因。
陳嘉淵指出,路易達孚在中國經營了50多年,見證了中國對外商越來越開放,越來越透明。在農業領域,中國也在不斷放寬準入,暢通多元化農產品的進口渠道。得益于中國與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簽訂雙邊自貿協定,“過去幾年我們不斷把新的農產品帶到中國,比如南非的大豆、阿根廷的高粱、巴西的玉米等”。
他觀察到中國政府行政效率的大幅提升。陳嘉淵說,上述青島董家口項目從簽訂投資協議,到最終拍下土地、開工建設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其中有很多困難需要協調解決,當地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持續看好,是跨國公司長期信心最重要的來源。高啟說,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所展現出的強大經濟韌性,并且積極推動由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他認為,中國已經建立起推動創新的生態系統,為農業食品供應鏈轉型升級創造了非常好的機遇。目前中國市場營收規模占公司全球營收的大約四分之一。“中國市場在我們的增長戰略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我們也致力于在此長期深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