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陸家嘴助力大模型在資產管理領域實踐
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 (記者 李姝徵)7月2日,陸家嘴金融城舉辦“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資管科技大會暨2025資管科技創業者與投資者大會”,旨在推動新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資產管理行業的應用。會上啟動《大模型在資產管理領域應用標準指南》行業標準立項。
此次大會以“AI+資產管理”為主線,緊密圍繞股權投資、產業并購、證券投資等資產管理核心業務場景,邀請近百家科技企業和資產管理機構,進行新技術展示和交流。
智能投研技術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模型在資產管理領域應用標準指南》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的領導下,由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智能投研技術聯盟等業界機構共同研制,旨在推動大模型技術在資產管理領域的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為什么要啟動《大模型在資產管理領域應用標準指南》行業標準?記者了解到,資管領域大模型應用建設處于初期階段,存在業務場景試錯成本高、模型選型經驗不足、技術方案缺乏系統指導等問題。研制行業標準可為大模型在資產管理領域的應用建設提供規范指導,明確技術要求和業務規范,降低試錯成本,避免無序發展。標準研制工作可促進行業內各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速場景應用突破,通過分享大模型應用建設經驗和最佳實踐,共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應用場景,推動資產管理行業的創新發展。
作為全球資產管理中心核心功能區,目前,陸家嘴金融城集聚了80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包括全國80%的外資資管機構、40%的外資法人銀行,近三分之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近四分之一的保險資管機構,成為全球資管機構在國內的重要集聚地和展業地。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陸家嘴管理局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服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燕燕介紹,發展資管科技,既可提升資管行業效率與風控能力,也能升級資管行業的服務體驗與商業模式。“智能投顧、個性化財富管理等場景的落地,可覆蓋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推動行業從‘產品驅動’向‘服務驅動’轉型,拓展商業模式邊界。”王燕燕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