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沈鼓集團展廳。楊茜茜 攝
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沈鼓集團在大型離心壓縮機市場的國內占有率達40%以上,其中在百萬千瓦級核電用泵、大型乙烯裝置用壓縮機等領域,持續保持技術和市場領先地位。
調研團走進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展廳。±1100千伏特高壓變壓器模型旁,講解員指著核心部件說:“設備鐵芯損耗比國際標準低15%,已服務‘西電東送’工程。”通過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演示,可見“大塊頭”裝備如何借助數字化實現智能運維。
展廳的海外業務板塊,展示著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電網項目案例。“海外業務以高壓和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和新能源項目為主導,已經覆蓋70余個國家和地區。”負責人介紹,企業正以技術迭代賦能全球能源互聯。
通用技術集團沈陽機床有限責任公司的展廳里,由i5智能控制系統操控的五軸加工中心技術引人注目。講解員介紹,這臺設備打破了國外壟斷,加工效率比進口設備更高。
展廳的轉型成果區,呈現著從“賣設備”到“賣服務”的升級之路。企業負責人提到,已有多家入駐企業通過平臺共享資源,研發周期得以縮短,繼續向“智造服務”邁進。
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展廳內,創新中心負責人介紹,這里孵化出了乾承機械等企業。乾承機械是專注先進計量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高端檢測系統和解決方案,產品涵蓋便攜式測量設備等,應用于多個領域。
北方藥谷德生(沈陽)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內,綜合辦公室主任張斌說,“作為東北唯一大型生物醫藥CDMO平臺,通過車間布局圖可見其較高的使用率,設備成本比進口低不少,已服務多個產業化項目。”
智能化控制中心模擬屏上,實時數據展示了零不良品率、能源消耗降低等成果。“產業園已引入不少項目。”談及落戶原因,張斌坦言:“地方國資入股的誠意,讓我們堅定扎根。”
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外,調研團通過展廳的磁懸浮飛輪3D裸眼視頻了解產品。“這是世界轉速最高的儲能設備,每分鐘4萬轉,已部署超6000臺。”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汪釗說,作為東北首家高端制造獨角獸企業,其為電網調頻提供的“沈陽方案”獲多方認可。
展廳的技術突破板塊,展示著磁懸浮軸承壽命測試數據。“產品壽命達20年,比國際標準長5年,已進入國家電網、華為供應鏈,海外市場份額年增50%。”研發負責人介紹,企業正依托鐵西工業底蘊向全球儲能市場發力。
數據顯示,鐵西區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10個季度兩位數增長,6大產業集群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這樣的增長態勢意義深遠,從單一制造到全產業鏈協同,從技術跟跑到部分領域領跑,鐵西的轉型為全國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彰顯了傳統工業基地在新時代的韌性與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