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王詩堯)日前,第十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北京圓滿落幕。本屆大賽聚焦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文化創意等5大領域,緊密貼合時代發展脈搏,充分展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前沿導向。
大賽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經過項目征集、線上評審、決賽前培訓及決賽評選等階段,最終評選出28個項目成功晉級至決賽路演。決賽現場采取“6+4”模式,即項目路演6分鐘,評委提問打分4分鐘。項目路演人對參賽項目創新點及核心競爭力進行深入闡述,7位來自全領域的專家評審對項目進行細致考評,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共6名及優秀獎若干,其中《小哨兵:全球第一個不需發射電磁波的人體安檢儀》項目榮獲本屆大賽一等獎。
本屆大賽在賽事模式上進行創新,分別設置了企業賽和青年展演賽,獲獎項目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勵扶持。與此同時,大賽還設置了配套實習研學活動、落地激勵服務、創業培訓、資源對接等系列支持服務,旨在為兩岸青年創業項目的成長保駕護航,讓更多富有創意與潛力的項目能夠在現實土壤中扎根生長,進而推動兩岸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共同發展。
比賽現場對兩岸科創中心及相關政策進行推介,詳細解讀了北京對臺灣青年在京創業的扶持政策、資源對接渠道以及落地孵化的具體路徑,為參賽青年清晰勾勒出創業路上的政策保障框架。
此外,活動上還設有實習就業崗位宣傳輪播,滾動展示來自多個行業的500余條招聘信息,涵蓋市場運營、產品經理、研發工程師等多元化崗位,其中既有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實習機會,也有針對有經驗從業者的資深職位。路演間隙,不少選手駐足觀看并表示,大賽細致的配套服務滿足了團隊成員從項目實踐到職業發展的無縫銜接。
隨著本屆大賽的圓滿落幕,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已陪伴兩岸青年走過10個年頭。十年來,大賽吸引了55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41個項目通過賽事平臺獲得總計近4億元融資。賽事組織千余人赴京交流學習,不僅成為兩岸青年展示才華、實現夢想的競技場,更是連接兩岸情感、促進協同發展的紐帶。大賽見證了無數創意從萌芽到綻放的蛻變,也記錄了兩岸青年在交流中互信互鑒、共同成長的珍貴瞬間。
隨著大賽影響力的逐年提升,其專業化、精細化的服務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截至目前,大賽已聯動100余家孵化器、加速器、產協會及投資機構,為兩岸青年搭建起集創業指導、資源對接、市場拓展于一體的服務橋梁。
未來,大賽將始終錨定兩岸融合發展的時代坐標,持續升級服務、拓寬平臺邊界,吸引更多兩岸青年在創新賽道上并肩奔跑、在創業征程中攜手耕耘,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