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謝藝觀 攝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這已不是紙企今年第一次密集調價。
今年以來,造紙企業已經歷兩輪提價,分別集中在1至3月份和5月份,除了涉及瓦楞紙、再生牛卡紙,還包括文化紙、銅版紙、生活紙原紙等。
或受此前調價影響,北京多家打印店員工向記者表示,這段時間店內用紙進貨價有所上漲。“不過相比店內其他成本,紙價成本上浮較小,屬于正常波動。”某打印店工作人員稱。
中新網記者同時詢問了電商平臺上的快遞盒、紙袋銷售商家,多位客服表示,“價格暫時沒調整,之后是否上調具體要等通知。”
紙企為何紛紛調價?
從各公司反饋來看,調價主要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運營成本上升影響。如,山東世紀陽光紙業提到,“公司目前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導致生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徐玲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受此前國內大范圍降雨天氣影響,打包站廢紙回收量偏少,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成本面利好于瓦楞及箱板紙運行。
“目前原紙處于價格低位,企業盈利承壓,盼漲情緒濃厚,也造成規模紙廠持續拉漲。”徐玲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6月,造紙和紙制品業營業收入6812.1億元,同比下降2.3%;利潤總額175.7億元,同比下降21.4%。行業增長壓力凸顯。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紙企紛紛調價也在情理之中。
徐玲稱,傳統旺季將至,中秋季、國慶節等終端訂單后期陸續釋放,需求存在增加預期。目前紙廠庫存壓力不大,且漲價氣氛依舊濃厚,供應面對紙價亦存一定支撐。上游主要原料廢紙市場供應面偏緊局面難有緩解,價格或延續上漲走勢,成本面利好原紙價格運行。
“綜合來看,預計8、9月份瓦楞及箱板紙市場仍存上調可能。”徐玲補充道。
造紙行業開啟“反內卷”
近年來,造紙行業供需失衡問題嚴峻。
一方面,造紙行業在新增產能推動下,紙制品供給量持續增加。2024年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5846.9萬噸,同比增長8.6%,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影響,紙制品銷售量增長緩慢,且產品價格提升乏力。
一些紙企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采取低價競爭策略,導致行業“內卷”,不僅涉及工業用紙,也包括生活用紙。
最近,中新網記者走進北京多家超市,衛生紙類打折已成常態。在豐臺區某超市,將近一半生活用紙產品都貼上了促銷標簽。
此前中央明確要求,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在此背景下,廣東省造紙行業協會于近日發布了《關于推動廣東省造紙行業“反內卷”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倡議書》,江蘇省造紙協會也跟進發布《關于征集江蘇省造紙行業“反內卷” 合理化建議和舉措的通知》。
玖龍紙業和理文造紙亦響應“反內卷”倡議,接連發布停機函,將行業“反內卷”落到實質。
渤海證券研報認為,中長期看,根據部分上市造紙企業產能投放情況,2026年產能投放節奏放緩,同時考慮到國家對于“反內卷”的深化推進與政策持續發力,預計將助力造紙行業整體改善向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