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重慶民營經濟增加值從1.48萬億增加到1.98萬億
中新網重慶9月18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8日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重慶民營經濟增加值從1.48萬億增加到1.98萬億;占GDP比重由59%提升至61.6%;民營市場主體數量從290.1萬戶增加到367.3萬戶,在該市市場主體中占比達97.8%。
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施崇剛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5年來,重慶大力推動改革增效,創新開展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改革,建立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聯動發展機制,通過合作項目遴選儲備、招商推介、分析反饋等工作,推動國企民企互利共贏。目前,該市已組織三輪國企民企協同發展項目發布活動,累計為民企發布超1600個合作項目,項目金額超8000億元。
與此同時,重慶以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民企效能,通過渝快政平臺,上線“渝商e服務—民企直通一件事”數字應用,累計受理企業涉及政策兌現、法律維權等方面訴求5100余件,訴求辦結率超過97%,有效解決企業反映問題響應滯后、辦理效率低等問題,讓企業少跑腿、快辦事。
5年來,重慶還持續做實經濟服務,民企發展“支撐力”更加強勁。扎實推進“龍頭引領”行動,引導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大手牽小手”。每年發布重慶民營企業百強榜單,100強入圍門檻從2021年的15.72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23.61億元,增長50.19%。著力做好民營企業上市服務工作,成立重慶市工商聯上市專家委員會,在上市培訓、上市論證、對接投融資機構、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指導。“十四五”期間,建立了165家擬上市民營企業儲備庫,有21家民營企業在境內成功上市。
施崇剛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工商聯將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聚焦“兩個健康”工作主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當好民營企業的“娘家人”,加快推進民營經濟發展高地建設,全力以赴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