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的作文_焦點新聞是什么意思
編者按:
每年高考都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高考作文更是歷屆網友熱議的重要話題之一。2015年的“絲瓜藤和肉豆須”、2022年的“本手、妙手、俗手”成為不少網友“難以忘懷”的記憶。
2023年,夏季高考如期拉開帷幕,山東濰坊考生的作文挑戰是新國標I卷,作文題目為: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濰坊融媒中心推出“高考作文大家寫”系列征文活動。截至6月7日晚8點,我們收到了來自濰坊各地的文學創作愛好者們的形色各異的“故事”,他們有什么好故事?一起來聽聽。
故事是我們飛翔的翅膀
文/孫貴頌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類似的情景,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是的,每一個人,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
孩童時期,每天晚上睡覺前,我經常躺在炕上,聽姥姥講書生進京趕考的故事:一個窮書生風塵仆仆進京趕考,途中口渴,便到小河邊喝水,看到一只螞蟻掉進水里,奄奄一息。書生趕緊把螞蟻捧了上來。這只螞蟻為報答書生的救命之恩,便扒在他身上,與他一塊進了京城。當書生答卷時,螞蟻看到書生有一個字忘了加點,便將身體蜷縮在卷子上,順利地瞞過了考官的眼睛。姥姥告訴我:人哪,要做好人,好人有好報。我暗暗記在心里。吃飯時,把玉米餅子偷偷地裝到口袋里,出門看到討飯的,就悄悄地塞給他。這事被家里人知道了,說我是“傻瓜”。我卻覺得,這不就是做好人嗎?
上小學時,老師在班上講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每到一地,雷鋒都幫別人提行李,搬東西,甚至給別人買車票……我決心做雷鋒那樣的人。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學校,打掃衛生,生爐子,放學以后,給孤寡老人挑水,掃院子。因為表現積極,很快加入了少先隊,又當了中隊長、大隊委員、大隊長。
上中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講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激勵我拼命學習,不懂就問老師、問哥哥。收獲總是青睞于那些勤奮刻苦的人。高中畢業,我的成績列班級總分第一。
假如人是一顆種子,那么故事就是土壤。一片肥沃豐饒的土壤,決不會浪費精良優秀的種子。
假如人是一條魚,那么故事就是池塘。一個清澈的池塘,必然會養育出肥美的大魚。
聽了岳飛的故事,我們會激發起精忠報國的豪情壯志;聽了華羅庚的故事,我們會昂揚起獻身科學的頑強毅力;聽了袁隆平的故事,我們會振奮起為人類造福的奉獻精神。
故事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故事是我們的心靈寄托;故事是夏天的涼風,故事是冬日的暖陽。
沒有故事,我們的生活會枯燥乏味;有了故事,我們的生活如錦上添花。故事給我們插上翅膀,伴我們飛向理想的遠方。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