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鐵心跟黨走的過硬部隊
1月5日,習主席視察第13集團軍,當聽到當年紅軍戰(zhàn)士寧肯忍饑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帶著它“去延安見毛主席”的故事,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
這幾天,在第13集團軍,“半截皮帶”的故事再一次在座座軍營中傳誦。讓三軍統(tǒng)帥感觸頗深的,究竟是怎樣的“半截皮帶”?穿越時空的歷史故事,緣何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1936年7月,紅31軍274團穿越莽莽草原。環(huán)境惡劣、路途遙遠,糧食嚴重短缺,紅軍戰(zhàn)士挖野菜、嚼草根、啃樹皮,最后只能煮皮帶吃。戰(zhàn)士周廣才的皮帶是1934年紅軍任合場戰(zhàn)斗中繳獲的戰(zhàn)利品。看著心愛的皮帶被切掉一段,漂在稀溜溜的湯水里,周廣才攥緊剩下的半截皮帶,眼含熱淚對戰(zhàn)友說:“同志們,我們把它留著作個紀念吧,我們帶著它去見毛主席!”就這樣,紅軍戰(zhàn)士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忍饑挨餓,將這吃剩的半截皮帶保留了下來。長征途中,班里戰(zhàn)友相繼犧牲,只有周廣才勝利到達了延安。為了緬懷犧牲的戰(zhàn)友,他在皮帶背面燙上“長征記”……
歷史依然溫熱。80年斗轉星移,“半截皮帶”成為激勵紅軍傳人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鐵心跟黨走”的生動教材。
視察中,習主席叮囑大家發(fā)掘好、運用好部隊中的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內涵,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tǒng)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連日來,習主席的殷殷囑托,在第13集團軍官兵中引發(fā)強烈共鳴。
該集團軍某團組織新入伍的戰(zhàn)士來到軍史館參觀。大家在習主席視察過的展館內久久駐足,聆聽“半截皮帶”的故事。一名新戰(zhàn)士激動地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爺爺講過這個故事,沒想到它就產生于我們部隊。”
就在同一天,由周廣才當年所在的紅274團血脈延續(xù)而來的集團軍某團,也組織全團官兵再次來到軍史館,在“半截皮帶”前進行光榮傳統(tǒng)教育。
團長尚保雨告訴記者:“半截皮帶”的故事一直是他精武強能、報效國家的精神源泉。任排長期間,他主動請纓參加國際偵察兵比武,與來自13個國家的特戰(zhàn)精英同臺競技,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異國他鄉(xiāng),榮立一等功。這些年,無論參加非戰(zhàn)爭軍事行動,還是出國執(zhí)行任務,他始終牢記鐵心向黨,急難險重任務第一個上!
與尚保雨一樣,該集團軍一茬茬官兵在“半截皮帶”故事的激勵下,始終秉承“黨叫干啥就干啥”的優(yōu)良作風,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履行著黨旗下的錚錚誓言。
時光荏苒,不變的是官兵聽黨話、跟黨走的赤子之情。漫漫征程,集團軍部隊執(zhí)行各類任務數(shù)千次,無論是在炮火紛飛的戰(zhàn)場、危機四伏的雷場,還是在洪水肆虐、雨雪冰凍、地震襲來的危急關頭,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面前,只要黨一聲號令,官兵都義無反顧往前沖。
不知道明天將面臨什么,但知道今天要干什么!在某紅軍師新年度訓練工作動員現(xiàn)場,“時不我待強本領,時刻接受祖國的檢驗和挑選”的吶喊聲震天動地。當天,寒風刺骨、陰雨綿綿,但訓練場上官兵熱情高漲,個個生龍活虎,渾然忘卻泥濘裹身……
上圖:第13集團軍干部為參觀軍史館的官兵講述“半截皮帶”的故事。
胡 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