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委員建言大力發展市郊鐵路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 杜燕 于立霄) 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難點是什么?如何有效提高中心城區到郊區的效率?……今天舉行的北京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政協委員們聚焦城市發展難點、熱點問題,為政府出謀劃策。
疏解最難的是人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北京許多企業在外遷過程中遇到一些難題。對此,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在會上表示,外遷中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財力的分配,比如企業搬遷到外地需要錢,外遷地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錢,同時還將涉及到遷出與遷入產生的利益分配。因此,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過程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北京應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出發考慮首都財政分配。
他談到,疏解非首都功能最難的是人。人往哪兒去?怎么留得住?這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的服務和環境相關。“有沒有足夠的職場、當地教育水平如何、醫療條件怎樣、居住環境是否宜居,從百姓日常生活角度去解決問題,這個路徑是最簡潔、最方便的。”
大力發展市郊鐵路
“從國際大都市的交通工具發展趨勢來看,中心城區以外的都市范圍內,主要以市郊鐵路模式為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經理鄭實在會上表示,北京地鐵盡管在世界上處于領先位置,但存在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以及與火車相比運力低、速度慢等問題,“北京市長期依賴以地鐵為主的地面軌道交通的現狀是不可持續的”。
他稱,市郊鐵路是開行于市中心到衛星城鎮,包括衛星城鎮之間的聯絡列車,主要用于通勤,與地鐵相比,容量大、站距大、速度快,是目前在世界許多大都市廣泛應用的、介于城市地鐵和城際列車之間的交通工具形式。
目前,北京市已經確立了市郊鐵路的規劃發展方向。不過,鄭實表示,進展非常緩慢。他建議,北京把建設市郊鐵路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統籌考慮。要破除鐵路、地鐵系統的體制障礙。此外,在建設市郊鐵路過程中,北京應充分利用既有鐵路線路,降低建設成本,最終形成市中心區域交通以地鐵為主,郊區以市郊鐵路為輔的軌道交通網絡,“北京大約有1100公里鐵路線,經專家測算,其中約800公里可進行市郊鐵路改造,優勢極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