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軍機飛行沒侵犯日領空 日反應歇斯底里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防衛省5日發布消息稱,4月至6月,為應對可能侵犯領空的中國大陸的軍機,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199次,超過今年一季度的198次,創下最高季度紀錄。而針對俄羅斯軍機的緊急起飛次數為78次,此外還有針對臺灣飛機的緊急升空等。防衛省還表示“中國軍機的活動地區有向南擴展的趨勢,將密切關注相關動向”。
對于日方的指責,俄羅斯國防部多次表示,俄軍方所有飛機的飛行都是在國際水域上空,并沒有侵犯日本領空。
“為什么俄軍機飛行引起日本歇斯底里的反應?”俄聯邦新聞網稱,近日,兩架俄伊爾-38反潛偵察機在太平洋靠近日本空域飛行,只是從事訓練活動及海洋調查,并沒有打擾任何人,但日本驚慌了,迅速出動戰機進行攔截。這已是連續兩天發生類似事件。俄政治和軍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長赫拉姆奇欣表示,日本一直對他國飛機靠近其邊境飛行有點神經過敏。實際上,日本偵察機也經常前往俄中等國邊境飛行。
“日本戰機現階段起降如此頻繁純屬是他們自己沒事找事。”傅前哨6日對《環球時報》說,自從中國在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以來,中國軍機為實現有效管控和識別,對一些不明情況進行查證,在我領土領海上空保持常態化巡邏。而且所謂“199次攔截”也只是日方單方面的說法。
日本到底想干什么?“哈薩克國際通訊社”引用觀察人士的話說,亞太地區“領頭羊”地位之爭意味著一場沖突正在醞釀之中。日本雖不是南海爭端事件中的原告,但在南海有極大的戰略、政治和經濟利益,它與美國和東南亞某些國家呼應合作,達到抵制中國的目的。
日本九州大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6日對《環球時報》說,日本防衛部門稱日本戰機確實發射了紅外干擾彈,但萩生田光一卻表示不掌握使用紅外干擾彈的情況。這兩個表態明顯對不上。這么重要的情況,如果說自衛隊沒有通報給政府,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萩生田光一的曖昧表態,說明他想淡化、掩蓋一些東西,日本政府肯定不愿意把挑起事端的責任背上身。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引導”媒體將報道重點轉向“中國威脅”,給民眾灌輸日本安全環境迅速惡化的印象。為贏得即將舉行的參議院大選,執政黨一直向民眾宣稱,獲得參議院絕對多數是為了修改憲法,而修憲是為了讓日本更安全。因此,極力渲染日本戰機應對中國軍機威脅的報道適時而出,就是很自然的事。
香港中評社認為,日本政府不愿意承認中日戰機在東海空域進入“戰斗狀態”的背后,是不愿意承認中日關系已惡化到要動手的地步。“他們也許更期望,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兩國關系能夠出現改善,能夠在今年9月實現兩國領導人在杭州的會談以及中國總理對日本的訪問。”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馮國川 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