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點擊率 博主發布涉密軍史信息
“報告股長,我們發現新浪網有個博客發布了諸多涉密信息,有的還涉及到咱們團!”7月9日,山東省軍區某海防團保衛股股長孫俊鋒接到炮兵五連指導員李天合的電話。
孫俊鋒連忙打開聯接互聯網的專用電腦,輸入關鍵詞“tanke—01新浪博客”進行檢索。果不其然,涉及孫俊鋒所屬海防團的博文赫然在列。文中詳細介紹了該團的歷史沿革、駐防位置和下屬單位情況,雖然冠以“濟南軍區”的舊有名稱,但內容和團隊實際情況基本一致,已泄露軍事秘密。孫俊鋒立即向單位領導報告,并將這一情況上報上級保衛部門。
當晚,山東省軍區保衛處的負責同志聯系地方公安部門,查詢得知該博主近期發文所用電腦的IP地址為安徽某市,迅速擬制情況說明,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隨后,軍地聯合處置,7月22日上午,該博客被關閉。
筆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21日,該博客累計發文579篇,被訪問1027713次,328人對其添加為關注,博文分裝甲兵、空軍、炮兵、海軍、工程兵、軍事歷史和原七大軍區共13個類別,多篇涉密,不少網友對博文進行評論,個別留言也涉密。筆者瀏覽博文內容發現,該博主早在2008年就已開始發表有關軍事資料的博文,多年來,不管有意無意,他已對多個部隊和國防工程建設的歷史資料進行了“揭秘”,點擊量過百萬,影響不小。
今年初,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除軍區善后辦有關單位,原七大軍區所屬部隊的番號均有所變化,但部隊實體和駐防情況多數還未改變,因此該博主發表的諸多揭露軍區情況的博文依然涉密。山東省軍區某海防團團長高建東告訴筆者,當前,我國不少軍迷癡迷于挖掘軍史資料,有些將掌握的資料曬在微博、博客、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謀求關注。但須知,很多軍史資料并未“過時”,一些內容依然處于保密期,軍地必須攜手加強監管,及時制止泄密事件發生。
截至發稿前,筆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起事件正在處理中。(本報訊 特約通訊員于俊楠、鞏存閣)
編輯點評 ■張和蕓
如此“爆料”要不得
部隊改革剛開始,軍區謝幕戰區起航,立即就有“能人”開始緊跟形勢,爆料原軍區的各種信息。對此,有人會不以為然——反正軍區都不存在了,歷史信息的挖掘無傷大雅,且能顯得自己消息靈通,可提升博客點擊率、微信轉載量,多贏得些點贊,有何不可?此言差矣!且不說,改革仍在推進,不少部隊基層單位駐地、人員等信息還沒有變化,即便是已經變了,在還沒過脫密期前,也是不能隨便打聽或公布的。軍隊或國家秘密的存在并不完全因其實體的變化而變化,脫密是有明確規定的,只有通過一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的手續,才能解除密級,使其不再受到保密法律法規及保密管理措施限制。
而對于脫密,各國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今年7月15日,在“9·11事件”發生14年后,美國政府和國會才解密公布了涉及沙特政府是否與恐怖襲擊有關的28頁機密文檔,對此,美國政府早期的解釋是“如果公布就會泄露美國情報工作”。而部隊駐防情況、兵力等,更是關乎我國軍事實力,屬于機密信息,對此,無論出于何種目的,擅自挖掘和公布,都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