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后門有關系?謹防陷入假軍校招生騙局
秣馬厲兵十二載,蟾宮折桂在一朝。在這個讓夢想騰飛的夏天,莘莘學子將迎來自己人生和命運的重大轉折。截至目前,各省(市、自治區)提前批次軍隊院校、普通高校國防生網上錄取工作均已結束。此時,正是一些不法分子假以“點招”之名對落榜考生實施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活躍期和高峰期,其作案手法層出不窮,令人瞠目結舌。而在諸多招生騙局中,軍校招生詐騙最為猖獗。
為何軍官這一職業會成為騙子手中的“香餑餑”? “詐騙犯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被害人對軍人身份的崇敬與信任。”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檢察官劉丹告訴筆者。
綠色軍營是眾多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軍事類院校更以其過硬的教書育人質量和良好的校園風氣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但出于軍隊的保密性和軍校的特殊性,軍事院校的招生程序相對地方院校更為復雜,騙子往往借此做文章、鉆空子。
不容忽視的是,詐騙案件的發生除了不法分子的處心積慮之外,還在于受害人的“特權”心理和“捷徑”觀念在作怪。“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一些家長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才會被“內部”“計劃外”“特招”等字眼蒙蔽了雙眼,掉入犯罪分子早已挖好的陷阱中。
縱觀近年來軍隊保衛部門協同地方公安部門破獲的多起軍校招生詐騙案件,受騙者之多,涉案金額之大,給受害考生及其家長造成了極大的財產和精神損失。筆者通過對這些詐騙案件進行回顧、整理,總結梳理出不法分子慣用的詐騙伎倆和作案手段,以供廣大學生及家長參考借鑒。
打著“有后門、有關系”的幌子行騙
該類騙子往往自稱熟識軍隊高級領導干部、軍隊機關工作人員、地方官員,甚至直接冒充軍官,仗著其所謂的“有后門、有熟人、有關系”,打著“內部招生指標”“補錄”“計劃外招生”“擴招”等幌子,吹噓自己能把不符合規定的考生“辦”進軍校或國防生隊伍,伺機騙取錢財。部分家長心存僥幸,企圖通過所謂“關系”“后門”“潛規則”達成目的,從而上當受騙。
案件點擊
案例一:北京女子孫某,自稱其爺爺是開國中將,愛人在中央黨校工作,以能幫助疏通關系,招錄進某軍事院校為由,在2011年6月至8月、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先后騙取受害人李先生、徐女士共85萬元。落網后,孫某交代,其并沒有能力幫人上軍校,錄取證明、招生指標等文件均從網上下載。2016年6月22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罰款50萬元,并責令其退賠詐騙款返還相關被害人。
案例二:甘肅男子王某,謊稱自己是原蘭州軍區警衛連連長和軍區醫院醫生,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間,以能幫人上軍校為幌子,詐騙受害人丁某等43.5萬元,于2014年5月13日被蘭州市安寧公安分局抓獲。蘭州西固區法院一審認為,被告人王某虛構軍人身份,騙取他人錢財,數額巨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7年6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防范提示
“內部指標”上軍校?百分之百是騙局!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教務處參謀王臻告訴筆者,根據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院校局有關規定,錄取為軍校學員、國防生有著嚴密的程序和條件,不僅要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參加投檔錄取,還要通過軍隊組織的政治考核和軍事職業適應性檢測,所謂“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無存在可能,無論花多少錢、找多大“關系”也無法實現“低分高錄”。王參謀告誡各位考生和家長,勿抱有僥幸心理,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語所蒙騙。
假冒軍隊招生機構設下圈套
該類不法分子主要通過偽造各種“軍隊高級機關文件”“特招入伍批準證書”等公文,在軍校周邊、部隊周圍的賓館、寫字樓虛設招生機構,混淆學歷與非學歷教育,模仿軍校招錄程序,達到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以假亂真的效果,再以各種名義向考生及家長索騙錢財,這一類詐騙組織周密,性質更為惡劣。
案件點擊
案例三:遼寧何女士的兒子高考只考了200多分,為了讓孩子如愿進入軍校就讀,她先后付給中間人李某、任某、杜某55萬元。2010年9月5日,何女士的兒子“如愿”來到北京懷柔某軍事學院學習。然而,學習期間并未獲得軍籍,也沒有享受到正規軍校學生待遇。后經調查發現,這所“軍校”只是某公司在軍校內租賃場所開設的計算機培訓班。隨后,何女士向公安機關報案,李某、任某、杜某因涉嫌團伙詐騙被警方逮捕,經法院一審判決三人有期徒刑10年、8年、7年,并各處罰金15萬元。
案例四:2012年,山東省濟南市中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軍校招生詐騙案中,以劉某為首的4人詐騙團伙采取偽造軍官證、學歷證書等手段,通過不法渠道將受騙學生安排到某軍醫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旁聽、見習課程,騙走13名學生家長數百萬錢財。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偽造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劉某及其團伙成員7年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防范提示
“內部文件”“招生公文”純屬子虛烏有。云南省軍區選培辦黃剛干事告訴筆者,軍校招生納入高考序列有“四個統一”:國家統一投放招生指標、統一面試軍檢、統一遠程網上錄取、統一注冊入學。各省招生辦既不會在外私設報名點,也不會指定任何招生代理,更不會收取任何費用。黃剛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要認真仔細了解軍校招生錄取政策、規定和程序,一旦遇到可疑分子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避免遭受經濟損失。
散布虛假信息或郵遞偽造錄取通知書
該類犯罪分子主要利用手機短信、微信、QQ等社交軟件群發詐騙信息,或在虛假招生網站發帖、懸掛廣告,或打著所謂“國防部征兵辦公室”的旗號郵寄錄取通知書,向考生及家長營造“花錢就可以上軍校”的假象,考生及家長一旦“上鉤”,極有可能落入騙子設下的“連環套”。
案件點擊
案例五:2015年7月,市民鄭女士的兒子高考成績不理想,眼看招生錄取即將結束,鄭女士心急如焚。在一位“朋友”的指點下,鄭女士在網上找到一則“南京某軍校招收高中畢業生”的帖子,并與“軍校招生辦孫老師”取得聯系,對方稱“某軍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特招生名額,可以不受高考分數的限制自行招生。只要錢到位,立即發放錄取通知書”。當鄭女士提出親自將錢送到孫老師手里時,孫老師以正在外招生的理由讓鄭女士將錢匯給他。此時鄭女士發覺其中有貓膩,自己可能被騙了。
案例六:2015年5月中旬,廣西南寧市畢業生張某收到一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名義寄發的“國防生預錄通知書”,稱只要繳納一定費用,就可通過內部指標提前錄取為國防生。警惕的小張將通知書拿到當地人武部進行核實,被證實為仿冒通知書。
防范提示
交錢即可上軍校,其中必有詐。筆者近日電話采訪了重慶市萬州區招生辦副主任劉會興,他指出,近年高考前后,通過電腦、手機等渠道發布的詐騙信息層出不窮,招生辦一方面會走進各學校開展針對性宣傳,一方面也提醒廣大畢業生及家長多些“火眼金睛”,多問幾個“為什么”,謹防上當受騙。劉副主任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若想了解有關軍隊院校和國防生招生信息,可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和各省招生辦進行查詢,切不可輕信網上的謠言。
采訪后記
軍隊招生工作事關部隊建設大局,涉及廣大考生切身利益,更直接關系到人民軍隊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進一步增強廣大考生及家長對軍校的了解掌握,撥開他們心中的“迷霧”,有效杜絕軍校招生詐騙案件的再次發生,今年的軍隊招生工作有了哪些變化,取得了哪些突破呢?
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今年是第一次由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院校局負責招生工作,其全面實行了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計劃、軍檢程序、軍檢結果、咨詢及申訴渠道、重大違規事件及處理結果和錄取新生復查結果“八公開”,招生工作全程處于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之下,保證了陽光透明、公平公正。
拓展了對外宣傳途徑。正所謂“此消彼長”,當學生和家長對軍校了解越多、認識越清晰時,不法分子妄圖弄虛作假的機會就越渺茫。軍事交通學院教務處王參謀向筆者介紹,今年各大軍事院校均在對外宣傳上下了一番功夫,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學校互聯網網站,還相繼開通了手機招生宣傳網站,方便廣大考生和家長將院校信息“一網打盡”。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院校局還創辦了“軍校招生”微信公眾號,為有志攜筆從戎、獻身國防的青年學子傳遞最權威、最官方的報考咨詢、政策解讀和學校介紹。
增強了軍檢過程控制。“監督復議組”和“面試體檢當場定斷”是今年軍檢工作的新亮點。筆者從重慶解放軍第三二四醫院政治處羅干事那里獲悉,以重慶市為例,監督復議組由市教育考試院、重慶警備區招生辦公室、體檢醫院各1名負責人組成,當考生對軍檢各項目結論有異議時,可現場提出復議申請,由監督復議組現場復議。這一措施的出臺極大維護了考生的利益,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點贊。
面對軍校招生詐騙這顆“毒瘤”,軍地相關部門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將其徹底鏟除。云南省德宏州人民法院審判長周崇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打擊假軍校招生詐騙是一場“持久戰”,在相關職能部門重拳出擊的同時,更需要社會群眾的傾力配合,廣大考生和家長必須深刻認識到“投機取巧終害己”這句話的含義,既要擦亮眼睛,更要擺正心態,從思想源頭杜絕“托關系”“走后門”的不良習氣,讓不法分子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