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制國家有幾個(總統制的典型國家有哪些)
在巴爾干半島有一個奇葩的國家,雖然只有三百萬人口,卻有三個總統;盡管國土僅5.12平方公里,卻分裂成兩個政權。這個國家便是波黑,全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盡管規模微小,卻曾爆發過一場殘酷的內戰,令人唏噓不已。那么,波黑的內戰究竟有多么慘烈?它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奇葩的制度呢?
波黑的歷史可追溯至六世紀末期,當時巴爾干半島迎來了一批移居的斯拉夫人,他們在此定居,逐漸形成一些國家。然而,十二世紀末期,波斯尼亞公國建立,但在十五世紀時,巴爾干大部分地區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波斯尼亞公國也未能幸免。
奧斯曼土耳其對斯拉夫人實行殘酷的統治,試圖改變他們的文化和思想。他們規定只有才能進入上層社會,加重斯拉夫人的賦稅,但卻宣稱如果普通人也信奉教,便可減免一些稅款。這些規定導致一部分斯拉夫人改變宗教信仰,但仍有許多人堅守原有信仰,使得波黑形成了三大宗教并存的復雜局面。
數百年來,波黑的命運一直受到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直到十九世紀末塞爾維亞等地脫離奧斯曼土耳其的控制,整個巴爾干才逐漸獨立。然而,波斯尼亞隨即被奧匈帝國占領,斯拉夫人再次陷入統治和壓迫之中。
波斯尼亞的復雜歷史、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為未來的內戰埋下伏筆。內戰爆發于20世紀九十年代,南斯拉夫解體后,波黑三大民族對國家前途產生了分歧。塞爾維亞人反對獨立,克羅地亞人則希望加入克羅地亞或建立聯邦,而族則堅持獨立。最終,由于族占據人口優勢,波黑宣布獨立,引發了嚴重的沖突。
內戰期間,波黑混居的三大民族頻繁爆發武裝沖突,殘酷的“種族清洗”現象層出不窮。這場戰爭造成了極大的人道災難,數十萬人失蹤或喪生,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波黑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國家運轉陷入混亂,政治體制的復雜性使國家難以做出一致的決策。
1995年,國際社會的干預促成了代頓協議的簽署,波黑分成波黑聯邦和塞爾維亞共和國兩個政權。然而,國家元首、政府官員等職位必須輪流由三大民族擔任,導致政治僵局和經濟困境。
盡管波黑取得了暫時的和平,但三大民族之間的積怨和國家體制的復雜性使得國家難以實現真正的穩定。西方國家的介入和干涉,以及地緣政治復雜性,進一步加劇了波黑的困境。至今,波黑的未來走向仍然不明朗,唯一確定的是,這個奇葩國家的歷史與命運仍充滿挑戰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