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三板騙局步驟、投資新三板的利弊
當有美女帥哥主動加你微信,還跟你聊得火熱時,不妨先想一想,憑什么?
全文6237字,閱讀約需10分鐘
“貪字頭上一把刀”。
福建泉州的徐晶醒悟時,他東拼西湊來的近50萬元變成數(shù)萬股賣不動的股票,“沉睡”在新三板賬戶里。
去年底以來,有不法分子低價從新三板掛牌企業(yè)受讓股份后,以“即將轉板上市、升值空間大”為由,誘騙投資者高價買入這些新三板股票,獲利達10倍。
其間,更有“美女、帥哥”業(yè)務員利用微信或相親網(wǎng)站,添加投資者為好友,經(jīng)過長時間的“感情培養(yǎng)”后,一步步將投資者帶入預先設好的陷阱。一旦得手,這些“美女帥哥”便消失不見。
▲自稱“段爽”的業(yè)務員向一名投資者發(fā)來駕駛奔馳汽車的照片,繼而引出“購買新三板原始股可一夜暴富”的話題。
投資者最后才發(fā)現(xiàn),這些“即將轉板”的新三板企業(yè)根本不具備轉板條件。由于交易真實、賬戶真實,警方也不會以詐騙立案。
今年6月,上海市靜安區(qū)法院宣判了一起類似案件,該案涉案金額達4348.8萬元,12名被告人以犯非法經(jīng)營罪獲刑。
━━━━━
“白富美”的誘惑
6月25日,福建泉州的徐晶在天涯論壇寫下一篇8000多字的長文,揭露“新三板原始股認購大騙局”。
文章從他半年前認識的一名“白富美”寫起。
2016年12月2日,徐晶的微信通過了一個美女加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段爽。加好友后,對方突然說加錯人了。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徐晶說他看過段爽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對方隔三岔五會發(fā)一些漂亮的自拍照,儼然一位年輕女白領。盡管不認識,他也沒太在意,未將其刪除。
之后,段爽不時主動找徐晶聊天,文學、音樂、電影、慈善,聊的都是徐晶經(jīng)常在朋友圈發(fā)表的話題。
“她會說帶父母去體檢,表現(xiàn)得很孝順;晚上10點就睡覺,作息規(guī)律,同時也主動關心我,噓寒問暖。她知道我愛好文學、音樂、電影,就經(jīng)常跟我談這個。”徐晶說,段爽把自己塑造成正能量的女人,隨著聊天的深入,他對段爽有了更多好感。
有一次段爽給徐晶發(fā)照片,展示她的奔馳汽車,還說想換一輛瑪莎拉蒂。
面對徐晶的疑惑,段爽說,她在一家扶持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當總監(jiān)助理,認購了20萬元的新三板原始股,后來翻了10倍,成了200萬,于是買了車、付了房子首付。
段爽還特別強調因為父親和公司總監(jiān)是戰(zhàn)友,才有機會購買到新三板原始股。
今年3月,段爽告訴徐晶又有新三板企業(yè)要轉板上市,股價最少翻五六倍,她向家里要了200萬認購,讓徐晶也加入他們。
“她說等賺了錢,讓我?guī)コ院贸缘模瑤ヂ糜危€約定一起拿出一定比例的錢做公益。”徐晶說,他盡管也有些懷疑,但看到她說賺到錢去做公益,也就沒有拒絕。
新三板開戶的條件之一是,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
“我沒有新三板賬戶,也不可能有500萬。”徐晶說,段爽提出可以幫忙找人墊資開戶。也就是別人先墊500萬元幫著開戶,開完戶這筆錢再抽走。資金一進一出,墊資方要收取1.6萬元費用。
按照段爽提供的墊資方卡號,徐晶將1.6萬元墊資費用匯款給一個叫“鄭冬冬”的人。之后在泉州的大同證券開了新三板賬戶。
4月19日,徐晶籌到了買原始股的錢,按照段爽的指示打開大同證券客戶端,查找“全國股轉系統(tǒng)”,以“協(xié)議互報成交買入”的方式交易。段爽讓徐晶輸入“股東號0194221000”、“席位號723200 價格11.7元”,“股數(shù)4.2萬”、“約定號123698”,交易成功。徐晶投入了49.14萬元。
▲“美女”業(yè)務員在微信上一步一步地指導投資者購買新三板股票,股東號為同一人。
直到此時,徐晶才知道他買入的這只股票叫利偉生物(股權代碼836185)。
段爽告訴他,這是一家國家創(chuàng)新性的醫(yī)藥企業(yè),實力雄厚,預計今年八九月份上市。
徐晶此前有炒股經(jīng)驗,他查詢了河南利偉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信息,發(fā)現(xiàn)該公司于2016年4月14日掛牌新三板,當年就虧損,不可能8月份就能轉板上市。
徐晶還在網(wǎng)上搜到“美女加微信 新三板原始股騙局”的帖子,回帖中許多網(wǎng)友講述的受騙經(jīng)過和他經(jīng)歷的一樣。
他找段爽核實,對方一直稱轉板肯定沒問題,讓他放心。到后來,段爽不再回答徐晶的任何問題,還將其拉黑。
▲交易成功之后,段爽等人以車禍、親人重病等理由不再與受騙者聯(lián)系。手機頁面截圖
━━━━━
7人被誘騙近460萬元買股
徐晶遭遇的騙局同時在各地上演。今年9月,包括徐晶在內,新京報記者核實到7人遭遇同一手法,被誘騙買入利偉生物的新三板股票。少的投入11.2萬元,最多的一人投入149.5萬元。
2月28日,杭州的邱俠以每股11.2元價格,買入1萬股,共11.2萬元。
3月16日,北京的郭忠華以每股11元價格,買入6.8萬股,共74.8萬元。
4月7日,天津的張明輝以11.03元價格,買入5.4萬股,共59.562萬元。
4月19日,福建的徐晶以每股11.7元價格,買入4.2萬股,共49.14萬元。
4月27日,上海的薛瑩以每股11元價格,買入4.4萬股,共48.4萬元。
5月5日,青島的馮麗娟以每股11元價格,買入5.5萬股;5月8日,又以每股7.8元價格,買入0.8萬股,合計66.74萬元。
5月11日,河北的趙棟以每股11.5元的價格,買入13萬股,共149.5萬元。
這7人買入利偉生物的股票合計40.3萬股,投入資金近460萬元。
▲今年4月,一名投資者在“美女”業(yè)務員的指導下,輸入股東號、席位號、價格、股數(shù)和約定號,成功購買了4.2萬股利偉生物股票。
其中5位男士,均是在微信上被陌生美女以“不小心蹭到你的車”、“加朋友時加錯人了”等借口搭訕,經(jīng)過幾個月時間的聊天培養(yǎng)感情,最終騙得認購。
另外2位女士,則是在婚戀網(wǎng)站上認識帥哥,接著被相似的手段誘騙認購。
所有投資者均沒有見過這些“美女、帥哥”。在認購之后的一段時間還蒙在鼓里,直到對方不再主動聊天,以出國學習、父親過世等借口脫身后,方才醒悟。
今年7月17日,河南利偉生物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澄清公告稱,網(wǎng)絡傳聞公司即將IPO、轉板創(chuàng)業(yè)板的消息不屬實。
8月28日,利偉生物公司發(fā)布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再次聲明利偉生物暫時沒有IPO、轉板、上市的計劃,也從未發(fā)布IPO、轉板、上市的消息。
這兩份聲明打破了投資者的最后一絲幻想。他們開始把手中的股票掛牌出售,但一連幾十個交易日沒有任何成交。
目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較差,盡管新三板企業(yè)數(shù)量與日俱增,但質量良莠不齊。今年以來只有10多家新三板公司實現(xiàn)轉板。
“新三板企業(yè)上市不會比普通企業(yè)上市更容易,在所有新三板企業(yè)中,有條件上市的占比不到10%。”安信證券中小企業(yè)融資部高級業(yè)務副總裁張玉峰介紹,企業(yè)上市需要門檻,比如年凈利潤需要達到3000萬。不法分子推銷給投資者的利偉生物新三板股票,企業(yè)年凈利潤為負,以業(yè)績增長分析,企業(yè)短時間內上市的可能性很小。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林日升最近接觸了多起有關新三板原始股陷阱的案例,根據(jù)受害者的描述,作案人群基本是通過“附近的人”、“搖一搖”和“微信群”尋找獵物,前期培養(yǎng)信任,后期以“轉板IPO”為誘餌推薦新三板股票。
林日升說,新三板的交易規(guī)則不同于A股市場,普通股民了解新三板股票的機會也少,可能會以投資A股市場形成的固有思維和知識去理解新三板市場。作案人群利用這一點,對“轉板IPO”和“股價趨勢”進行片面解讀,很容易誘惑投資者。
━━━━━
不法分子獲利或超4000萬元
在7名投資者購入利偉生物原始股過程中,一個“0194221000”的股東賬號頻繁出現(xiàn)。除張明輝以外,其余6人都與該股東賬號直接進行了交易。
該股東賬號的開戶人為畢劉保。
利偉生物發(fā)布的公開信息顯示,去年12月,畢劉保突然增持利偉生物的股票,一舉成為利偉生物第三大股東。接著在半年時間內不斷減持,直至全部拋售。
▲去年12月,畢劉保的賬戶購入利偉生物4001000股,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畢劉保與利偉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最早見于利偉生物2016年12月5日發(fā)布的《股份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公告稱,2016年12月5日公司股票以1元/股的價格成交400萬股,以20元/股的價格成交1000股。經(jīng)核查,公司控股股東薛家祿在本次股票異常波動期間共計轉讓公司股份4001000股,轉讓給畢劉保,轉讓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未發(fā)生變化。
2016年12月6日,利偉生物公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增持)顯示,增持前畢劉保持有公司股份合計0股,持股比例為0%;增持后畢劉保持有公司股份合計4001000股,持股比例為10%。此次交易之后,畢劉保位列利偉生物第三大股東。
2016年12月13日,利偉生物公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12月12日,畢劉保以協(xié)議轉讓方式減持利偉生物股份3000股。
記者查詢交易異動公開信息發(fā)現(xiàn),這筆3000股的交易是畢劉保以每股11.8元的價格轉讓給名為秦紅艷的人。
投資者張明輝稱,他購買的5.4萬股利偉生物股票就來自秦紅艷的賬戶。
之后,畢劉保不斷減持。2017年利偉生物半年報顯示,十大股東中已沒有畢劉保的名字。利偉生物的委托律師張寶偉告訴新京報記者,畢劉保已不再持有利偉生物的股票。
即半年間,畢劉保拋售了400萬股利偉生物股票。按投資者普遍以11元左右的成交價格計算,這400萬股賣價可能超過4400萬,溢價10倍。
━━━━━
新三板開戶人稱賬戶早已賣掉
當投資者將調查重點鎖定畢劉保時,事情又出現(xiàn)了轉折。
“我說過很多次了,我沒有騙人買原始股。”10月8日,畢劉保接受新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重復了此前向幾名投資者陳述過的觀點。
“賬戶是我之前在網(wǎng)上找人開的,后來我不想用了,就轉出去了。”畢劉保說,去年7月他找人代辦了新三板股票賬戶,約3個月后把賬戶轉手給他人,此后再沒有操作過這個賬戶。
他說,之前在股票交流群有一名網(wǎng)友經(jīng)常推薦股票、講解投資知識,經(jīng)過一段時間私聊,才知道這人可以代辦新三板賬戶。
▲“美女”業(yè)務員在微信上一步一步地指導投資者購買新三板股票,股東號為同一人。
“我想著新三板是新事物,開個戶說不定以后能做。”畢劉保委托這名網(wǎng)友開了新三板賬戶,事成之后通過微信轉給對方3萬元服務費。
開通賬戶后,畢劉保說他并未使用,去年10月,他不看好新三板投資,想把賬戶轉手賣出,他再次找到之前的網(wǎng)友。
兩人約定在北京某個地鐵站見面,轉手價格為2萬元,現(xiàn)金交易。畢劉保把賬號密碼以及關聯(lián)的銀行卡等一整套資料交給了對方。
回憶那名男子的外貌,畢劉保說,對方是個年輕人、大眾臉,聽不出口音,穿一身休閑西服。
交易后,畢劉保稱把那名網(wǎng)友的微信號、QQ號全部刪除,當時聊天的QQ群也找不到了。他并不知道那名網(wǎng)友把自己的新三板股票賬戶賣給誰,用作什么用途。
對于畢劉保的說辭,徐晶等投資者并不相信。但利偉生物公司印證了畢劉保沒有操作自己交易賬戶的說法。
該公司代理律師張寶偉提供的情況說明顯示,2016年11月28日左右,一名自稱姓高的經(jīng)理打電話給利偉生物董事長薛家祿說:想來公司看看,想買利偉生物的股票。高姓經(jīng)理到利偉生物了解情況后說還要到武漢再看一家企業(yè)。第二天下午,高姓經(jīng)理又打電話給薛家祿說:武漢的項目沒談成,很想投利偉生物這種行業(yè),約薛家祿在鄭州東站附近再次見面,初步商定轉讓400萬股。
2016年12月,高姓經(jīng)理提供畢劉保的相關信息,稱其為受讓人。薛家祿當時詢問過為什么用畢劉保的身份,高姓經(jīng)理解釋說畢劉保是其合伙人、有新三板合格投資人賬戶。于是,薛家祿與畢劉保的賬戶交割了股份。
情況說明還稱,薛家祿與畢劉保無關聯(lián)親屬關系,也一直都未見面。
根據(jù)調查的結果,徐晶表示,該騙局應該是一個團伙作案,且分工明確。
去年7月,畢劉保找人代辦了新三板股票賬戶,10月將賬戶賣出。同年12月,一高姓男子以畢劉保賣出的賬戶,向利偉生物董事長薛家祿購買400萬股新三板原始股。
高姓男子掌握的“畢劉保”賬戶因此番操作,成為利偉生物第三大股東。
7天后,畢劉保的賬戶將3000股轉讓給秦紅艷,就此拉開了不斷減持的序幕。
此后半年,畢劉保賬戶里的400萬股利偉生物股票被全部轉讓。
此間,一些業(yè)務員開始尋找“散貨”目標,通過添加微信或相親網(wǎng)站認識為名,誘騙投資者一步步踏入預先設好的陷阱,以高價從畢劉保賬戶購得利偉生物原始股。之后,這些美女帥哥消失。
━━━━━
取證難 警方難以詐騙立案
在發(fā)現(xiàn)被騙后,徐晶等人開始了維權,但至今未收到明確的處理結果。
他們說,曾向居住地及利偉生物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報案,但是均未予立案。理由是投資者確實購入了利偉生物的股票,不構成詐騙。
徐晶也承認,由于賬戶真實、交易真實,且交易全是投資者自己操作,很難有太多實質證據(jù)。
“取證非常難。我人在青島,但開戶行在溫州,只知道騙子在北京。”青島的投資者馮麗娟不得不多次往返青島、溫州、北京和河南等地收集證據(jù),但收效甚微,“目前各方給我們的答復是建議走民事訴訟的途徑,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些投資者到最后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新三板賬戶多出的那些賣不動的股票,他們對于行騙團伙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
就連與他們聊了幾個月的“美女、帥哥”,也不知道對方真實姓名、公司地址等基本信息。僅有的信息也只有一些大概,比如“朝陽區(qū)旺座中心”,至于具體地址和公司名,也不清楚。
按照投資者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記者嘗試聯(lián)系段爽等人,多數(shù)人的手機已關機,添加其微信和QQ也未通過。
只有誘騙投資者趙棟的“宋菲”電話尚能打通。9月22日,記者以送快遞的名義致電“宋菲”,她稱已經(jīng)從原先的地址朝陽區(qū)旺座中心搬出,目前住在豐臺區(qū)。
徐晶說,聊天中段爽也曾透露其公司地址在朝陽區(qū)旺座中心。他曾來北京到旺座中心尋找段爽及其公司,未果。
9月25日,新京報記者來到旺座中心,因缺少詳細地址和公司名稱,無法找到段爽所在的公司。根據(jù)段爽此前在朋友圈展示過的辦公圖片,記者找到幾個比較相似的位置,但敲門無人應答。記者在大廈待了一天,也沒見到與段爽樣貌相似的人出現(xiàn)。
一名大廈保安稱,樓內有很多小公司,對于公司動向他們也不掌握。
投資者也曾向全國中小企業(yè)股轉系統(tǒng)反映情況。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股轉系統(tǒng)只是一個股票的交易場所,尤其協(xié)議交易是雙方達成協(xié)議之后進行的,系統(tǒng)沒法查證有沒有欺詐才達成協(xié)議。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林日升認為,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在類似案件中,如果投資者購買的新三板股票確實登記在其名下,將作案人群以詐騙罪定罪的難度較大。由于作案人群通常不具有推銷股票的業(yè)務資質,因此,可以考慮將作案人群以非法經(jīng)營罪定罪。
事實上,以非法經(jīng)營罪定罪已有先例。
今年6月23日,全國首例非法經(jīng)營“新三板”股票案在上海市靜安區(qū)法院宣判,12名被告人未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批準,向投資者分析、預測并推薦、銷售“新三板”股票,構成非法經(jīng)營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至1年,緩刑1年至3年,并處罰金5萬元至50萬元。
此案中,被告人控制多個新三板股票賬戶,從相關新三板掛牌企業(yè)原始股東處低價受讓股份或通過定增方式取得股份,指使下轄公司、代理銷售公司和個體銷售人員,利用網(wǎng)站、微信、微博、QQ等公開招攬客戶,宣稱相關新三板股票即將轉板上市、升值空間大,誘騙投資者,甚至為大部分投資者墊資開通新三板交易權限。由于相關新三板股票交易采用協(xié)議轉讓方式,交投并不活躍,股價易被控制,被告人便通過內部轉讓方式將相關股票價格抬高,再誘使投資者高價買入賺取價差。總涉案犯罪交易金額達4348.8萬元。
這起判決讓徐晶等人看到了希望。但能不能最終抓到人拿回錢,誰也說不準。
青島的馮麗娟查出心臟病,被告知急需手術,因湊不夠治療費,只能靠吃藥維持基礎治療。
河北的趙棟每個月要還兩三萬貸款,白天不敢開手機怕被催債。他同時打三份工,不敢讓家里知道。
杭州的邱俠小兩口為了這事正在鬧離婚。
徐晶說,希望他們的經(jīng)歷能給他人一個警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貪字頭上一把刀。”
(徐晶、邱俠、郭忠華、張明輝、薛瑩、馮麗娟、趙棟均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陳奕凱
值班編輯:張一對兒 一鳴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