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夢工場團購,雙創夢工廠營業時間
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濟南報道
8月21日-24日,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2023年“建行創業者港灣”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創新競技行動”)在濟南、東營、濰坊、煙臺、威海五地市開賽。最終,52家參賽企業和團隊脫穎而出榮膺“科創之星”,7市科技局獲頒“優秀組織獎”。
頒獎儀式現場
“創新引領 創業筑夢”,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的特色品牌,創新競技行動從2017年啟動實施以來,已連續舉辦7屆,正成為創新創業者的“大舞臺”“夢工場”“項目庫”。以賽為媒,歷久彌新,縱觀全程,今年的這場齊魯“雙創”頂級賽事亮點滿滿,唱響了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新旋律。
新浪潮,專題賽+團隊賽讓賽事設置和參與主體更加多元
在賽事設置上,大賽組委會在國賽賽事設置基礎上,增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數字經濟強基2個專題賽,努力提升山東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數字強省建設領域的創新支撐能力。同時,增設了團隊賽,吸引了更多擁有優秀成果的創新團隊來山東競技展示、落地轉化。
活動啟動現場
今年,報名參賽的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團隊達1400多家,其中高企823家,占比近60%。從參賽主體看,參賽者中既有發展數年的成長期企業,也有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創期企業,還有帶著創業夢想的創新團隊,大家熱情高漲,同場競技,攜手前行。
大賽影響力與日俱增,還吸引了央媒、省媒共計30余家媒體的關注,通過直播、媒體采訪行、融媒專題、短視頻等方式進行全程跟蹤報道,營造了濃厚的輿論宣傳氛圍。
新支持,投融資機構現場對接,“眾扶”模式作用凸顯
同往年相比,科技金融是今年大賽的一大亮點,山東省科技廳積極打造“科技+金融+創新”的“眾扶”模式,現場晉級路演環節增設“金融觀察員”“投資人旁聽席”,邀請有關投融資機構現場觀摩和對接。經統計,本屆大賽共邀請43家次投融資機構參加現場晉級活動,與82家企業達成初步投資意向,意向投資資金超5.7億元。同時,開設“科技金融支持直通車”,山東賽區50強納入省科技股權投資項目備選名單。
路演環節增設“金融觀察員”“投資人旁聽席”
創新競技行動已成為山東最大的“眾扶”平臺,山東省科技廳正聚力打造集成果交易、人才培育、政策服務、科技金融、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山東科技大市場,通過省市區三級聯動,匯聚人才、技術、成果等種類齊全的科技創新資源,有效推動創新要素有效配置和自由流動,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生態化”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服務保障進一步升級,建設銀行山東分行作為大賽的支持單位,圍繞“科技、普惠、共享”的金融方向,建立科、教、產、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目前,該行組建了科創金融中心,掛牌24家“科創金融示范行”,設立了417家“創業者港灣”,幫助1589家企業開展產業對接、撮合。建立“科技流”+“能力流”+“投資流”評價模型,創新科技補償貸、科創信用貸、齊魯智押貸、齊魯人才貸、專精特新貸等金融產品,累計為4000多家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支持,貸款余額628.5億元,助力山東科創企業茁壯成長。
新方式,組織周密有序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在活動組織上,山東省科技廳聯合省教育、工信、財政等7個部門和單位共同主辦大賽,持續擴大賽事影響。濟南、東營、煙臺、濰坊、威海等承辦地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全方位保障,確保現場晉級活動圓滿順利完成。其中,威海市是第七次承辦創新競技行動現場晉級活動,也是連續第二次承辦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現場晉級活動,東營市連續五年承辦了新材料領域現場晉級活動,各地除了周密組織辦賽,還結合產業創新特色,遴選優秀項目積極參賽。
新材料領域現場晉級活動
在活動設置上,本屆大賽現場晉級環節按領域集中競技、同臺展示,通過“路演+答辯”方式進行,各領域一組專家一把尺子量到底,當場亮分,全流程體現公開透明。
在活動執行上,采取電子抽簽方式確定選手上場順序、專家評委由專人負責全程服務、邀請紀檢部門及公證人員全程監督等舉措,確保整個活動公平公正。
路演現場
在活動流程上,現場晉級環節由7位專家擔任評委,通過“背對背”評審方式進行,評審和答辯在不同場地通過大屏幕和“云上”提問交流,排除各項干擾,真正選出擁有核心“硬科技”,具有科技創新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和團隊給予重點支持。
同心同向同行,共拼共享共贏。7年來,已有1.1萬多家中小微企業及省內外團隊參賽,省級財政扶持資金達3.8億元,3000多家中小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金融和創投機構為勝出企業提供扶持資金超150億元,在創新競技行動舞臺上,我們聽見了齊魯“雙創”的時代新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