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三個代表的筆記—毛概3個代表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第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高度重視金融、地方債務、信息安全、社會穩定等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注重以完善體制機制來防范化解風險。加強風險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防止外部風險演化為內部風險,防止經濟金融風險演化為政治社會風險,防止個體風險演化為系統性風險。
第二,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健全公共服務、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重點解決好深度貧困問題,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做好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
第三,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進綠色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降低污染排放。實施好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環保督察,改革生態環境監管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第四,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重點任務取得更大成效,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目標要求。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
1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題中應有之義。
2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提高黨帶領人民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
3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為了更好發揮制度優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效能。兩者一脈相承、有機統一。
4國家治理體系實際上就是我國經濟社會管理制度體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國領導的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制度安排、體制機制。
5治理能力則是我們運用這些制度和體制機制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
6有了好的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發揮治理體系的效能。
7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繼“四個現代化”后我們黨提出的又一個“現代化”戰略目標,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題中應有之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如何理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兩個堅持”的根本方針
1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2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本方針)
“四個以”的工作思路
“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
“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
“5+2”的總體布局
“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p>
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迫切任務
工作質量不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夠;搞形式主義,注重實效不夠。必須圍繞工作布局來展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
“五句話”的總目標
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堅持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