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10400f屬于什么檔次,i510400f屬于什么檔次對比1512400f
雖然Intel的12代酷睿都發布一段時間了,但10代的i5-10400F依舊比較受歡迎,至于原因也簡單,那就是它的性能可以滿足很多用戶,價格也比較便宜,在TB上面散片不到800元,如果選擇H510主板套裝的話,價格也就1200左右。
不過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個人建議最好還是采用12代酷睿i5-12400F,雖然搭配H610主板貴了600元左右,但這個花費很值得,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兩款處理器的參數。
i5-10400F,采用Intel 14nm工藝,6核心12線程,基礎頻率2.9GHz,單核睿頻4.3GHz,全核睿頻4.0GHz,L3緩存12MB,無核顯,LGA 1200接口,TDP 65W,支持DDR4內存,最高支持PCI-E 3.0
i5-12400F,采用Intel 10nm工藝,6核心12線程,基礎頻率2.5GHz,單核睿頻4.4GHz,全核睿頻4.0GHz,L3緩存18MB,無核顯,LGA 1700接口,TDP 65W,支持DDR4和DDR5內存,最高支持PCI-E 5.0
根據Intel官方的數據,10代到12代酷睿每次的IPC性能提升19%,因此根據這個數據換算下來,i5-12400F的IPC性能領先i5-10400F大約42%,頻率方面,i5-12400F的單核頻率高了大約2%,全核頻率都是4GHz,二者都是6核心12線程,因此通過理論分析不難得出,i5-12400F性能更強的結論,而且優勢還比較明顯,整體可以超過大約40%左右。
周邊部分,i5-12400F提供了對DDR5內存的支持,同時帶來了XMP 3.0和動態內存加速等功能,當然DDR5內存現在的價格還不友好,大部分用戶往往會選擇搭配DDR4內存,所以這部分優勢更多的是紙面優勢,此外12代酷睿還提供了對PCI-E 5.0的支持,這個功能對于顯卡的意義雖然不大,但是對于PCI-E周邊設備會有明顯的提升,有些用戶會有需要。
理論性能部分,采用了雙通道DDR4-3600的內存,在幾個比較典型的測試項目中,i5-12400F的優勢都比較明顯,CPU-Z中,i5-12400F單核領先約42%,多核領先約37%,R15中,i5-12400F單核領先約40%,多核領先約38%,R20中,i5-12400F單核領先約54%,多核領先約61%,可以看到理論測試的成績差異和前面的分析比較接近。
游戲性能部分,搭載RTX 3090顯卡,32GB雙通道DDR4-3600內存,在1080P分辨率下,部分游戲的情況如下:
在CSGO中,i5-12400F領先約22%;堡壘之夜中,i5-12400F領先約30%;Cyberpunk 2077中,i5-12400F領先約21%;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i5-12400F領先約28%;巫師3中,i5-12400F領先約16%;Kena精神之橋中,i5-12400F領先約20%,可以看到i5-12400F均領先于i5-10400F,而且優勢還比較明顯,平均領先20%以上。
總的來說,i5-12400F相比i5-10400F的性能提升很明顯,在理論性能測試上面,i5-12400F的領先對方大約40%,游戲中也有20%以上的優勢,在如此大的性能差距面前,多花600左右選購i5-12400F無疑是值得的。
畢竟一臺這樣子的電腦起碼可以用3年,而且性能這個東西只能過剩,不能不足,而i5-10400F最大的短板就是單核性能放在現在顯得弱了點,如果真的預算很有限,選擇12代的酷睿i3-12100F也會更好,它的板U套裝和i5-10400F板U套裝價格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