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助力巴西家庭農業搶收搶種
中新社圣保羅2月28日電 (記者 林春茵)“過去耕牛到9點半就罷工了,現在手扶拖拉機全天高效運轉。”28日,巴西北里奧格蘭德農戶莫雷拉·阿爾維斯(Moreira Alves)坐在浙江四方手扶拖拉機上,對前來調研的中巴阿波迪科技小院院長、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后倪昕東如是說。
3月巴西狂歡節來臨之際,巴西東北部北里奧格蘭德州阿波迪地區也進入了繁忙的農業生產季。和其他農戶一樣,莫雷拉和家人經營3公頃農場,正搶收頭季玉米、大豆、木薯,又搶種紅薯、馬鈴薯和二季玉米。在地頭,中巴阿波迪科技小院的成員們協助農戶們優化設備參數,確保農機適應熱帶農業特殊工況。
2月初,中國-巴西合作機械化農業示范農場啟動儀式在阿波迪舉行。這1個多月來,中方農機企業提供了31臺農機產品,包括拖拉機、微耕機、小型收割機、農業無人機等,適用于巴西家庭農業的生產所需。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敏麗向記者介紹,巴西正力推2024年至2026年促進家庭農業發展計劃,要求將家庭農業機械化率從18%提高到70%,對于中小型農機的需求十分迫切。自2023年末起,首批適應巴西家庭農業需求的中國農機已在北里奧格蘭德、馬拉利昂、塞阿臘等州投入示范應用。
楊敏麗介紹說,塞阿臘州政府率先引入的微耕機,創新采用“巴西摩托發動機+中國核心部件”的組裝模式,市場價格約4000雷亞爾(約合5100元人民幣),首批300臺迅速增至1500臺。北里奧格蘭德州目前也在商洽中國農機落地。
由中國農業大學與巴西當地機構合作成立的中巴科技小院,在巴西阿波迪、巴西利亞等地推廣中國在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方面的經驗和工作方法。倪昕東說,作為中國農機制造業支持巴西家庭農業生產的技術合作橋梁,“中巴科技小院當有所作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