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主持“產學研界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座談會”。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王建華指出,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價值實現,兩者雙向賦能,共同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重點在于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如何強化企業特別是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需要在3個方面發力:一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二是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三是提升企業在創新鏈中的整合能力。
他介紹,2024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在原有基礎上,支持搭建一批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平臺,發布100個產學研深度融合好案例,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自發建立產學研合作聯合實驗室,發布一批引領市場、規范化運行的團體標準,這些都是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具體實踐。
其中,產學研聯合實驗室按照自愿結合、自立目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原則,發揮產學研全資源整合優勢,打通學術、技術和產業之間的壁壘,開展協同攻關,貫通全鏈條體系,為探索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在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協同創新平臺方面,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團隊搭建的“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為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本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發布的200余項產學研合作優秀成果中,“極端工況海洋工程結構高性能焊接與評價關鍵技術”研發出相關技術方案與產品,大大提升中國海上浮式油氣處理的能力、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容量高密度鎂基固態凈化儲運氫技術”創制出世界首臺大容量高密度噸級鎂基固態儲運氫車,實現大容量鎂基固態儲運氫裝置工程應用。
王建華強調,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非常重視在產學研合作中培養創新人才,通過構建完整創新鏈條和完善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他說,中國產學研促進會2024年組織遴選出100個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團隊,編輯出版《創新使命擔當——中國產學研百佳科技創新團隊》,這100個科技創新團隊中多數是青年科學家,他們為培育更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