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協奏曲”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綜述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奏響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協奏曲”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綜述

  近日,國家民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強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少數民族發展任務)(以下簡稱“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級民族工作部門要切實履行主管部門責任,落實賦予“三個意義”要求,將支持民族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緊密結合,著力構建前期準備扎實充分、項目實施規范有序、后續管理持續有力、各個環節有效銜接的全鏈條資金使用管理機制,全面加強績效管理,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作為一項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政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族地區、對各族群眾的關心關懷。

  “十四五”以來,中央累計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94億元。國家民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統一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持續加強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使用和管理,支持民族地區實施了一大批緊貼民生、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推動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在走向共同富裕進程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改善鄉村生產生活條件

  走進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打洛鎮打洛村龍利村民小組,村北400米處有一座堅固嶄新的白石橋,人們叫它“感恩橋”。它橫跨百余米寬的打洛江,成為村民探親訪友、生產發展、貨物運輸必經之路。

  過去沒有橋,村民出行要繞遠路。2022年,龍利村投入各類資金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實現了“水電路網”全通,建成了便于村民出行的橋梁。村里人高興地說,不僅走出去更方便了,走進來的游客也多了起來。

  2021年以來,云南省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創新開展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作用,撬動其他資金130多億元,完成1.34萬個項目建設,沿邊行政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來,國家民委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加強邊境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邊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實現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邊防固。

  ——基礎設施補短板。

  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路無黃土、道無積水”的大跨越,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六家子村的路邊溝項目惠及82戶256人,贏得各族群眾交口稱贊。

  近年來,遼寧省突出惠民生重點,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辦實事、辦好事,實施民生項目近200個。

  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各地通過實施道路、橋梁、飲水等民生項目,極大改善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甘肅省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等各類資金,實施民族地區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工程。截至2024年底,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比例達到99%,較2020年底上升7.5個百分點。

  ——鄉村人居環境改善。

  文明植阡陌,新風潤心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沖乎爾鎮合孜勒哈英村,是一個令人神往的“童話雪村”。

  合孜勒哈英村“兩委”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建設和美村寨,盤活林業和土地資源,發展庭院經濟,以“小家美”促“鄉村美”。村莊呈現出“屋內現代化、屋外綠凈美、生活更富裕、鄉風更文明”的良好風貌。

  民族村寨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載體,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紐帶。國家民委推動實施和美村寨建設,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把民族村寨打造成為增團結、惠民生、促發展、優生態的窗口,不斷鞏固“千村萬寨心向黨”的良好局面。

  龍利村、合孜勒哈英村的蝶變,是各地建設和美村寨的縮影。

  在資金和政策扶持下,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民族團結山水畫卷,正在中華大地徐徐鋪開……

  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重點,培育和壯大富民增收特色產業,增強民族地區自我造血能力

  國家民委支持民族地區大力發展民族手工業、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帶動各族群眾增收致富。

  云山疊翠,鑒水瀠洄。走進廣西百色市德保縣都安鄉凌雷村,整齊的民居、干凈的村道,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田園畫卷之中。

  “我們用好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盤活120余畝閑置土地,建成紅心火龍果種植基地,不斷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國家民委派駐凌雷村駐村第一書記張仁明說。

  在國家民委的幫扶推動下,凌雷村成立了益農水果公司,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渠道,推動農產品直銷,為村集體帶來20余萬元收入,集體產業成為各族群眾的“致富搖籃”。

  如今,不少村民家里蓋起了小樓,開上了小汽車。村民覃大兵說:“從前出村要走半天山路,現在水泥路通到果園邊,衛生院建在村部,戶戶用上自來水——這樣的好日子,夢里都要笑醒喔!”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近年來,各地按照國家民委要求,立足民族地區鄉村發展需求和資源稟賦,支持發展富民增收特色產業,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鄉村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夯實特色產業發展的根基。

  位于閩西的漳平市象湖鎮科山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食用菌種植面積達120畝,年產量約70萬公斤。過去由于交通不便,食用菌無法隨采隨收,難以轉化經濟效益,當地群眾守著“金山”,卻捧不上“金飯碗”。

  2022年,科山村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及其他資金25萬元,建設食用菌凍庫等設施,極大提高了菌農經濟效益,菌農戶年均增收近1萬元,成為富農興村“致富庫”。

  近年來,各地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基礎性、普遍性難題,夯實特色產業發展的根基,實現小投入、大收益。

  ——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2024年國慶假期,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鎮元寶山村的鄉村振興農旅綜合體內人潮涌動,盛開的薰衣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元寶山村依托薰衣草特色資源,累計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193萬元,打造特色產業,形成一條集觀光、餐飲、民宿為一體的旅游觀光線路。薰衣草成為元寶山村的靚麗名片。

  涼山腹地,四川省德昌縣金沙傈僳族鄉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等資金,建設兔場、養殖棚等,“兔”出重圍,帶動經濟發展;六盤山下,寧夏固原市打造“黃牛之鄉”,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壯大肉牛產業……

  近年來,各地不斷健全完善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切實讓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發揮最大成效。

  ——發揮旅游富民作用。

  和馴鹿親密接觸,體驗馴鹿拉雪橇,現場感受森林童話婚禮……2024年冬天,許多游客走進內蒙古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共赴一場浪漫的冰雪之約。

  依托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敖魯古雅鄉大力推進馴鹿產業、電商產業、特色手工藝產業、旅游業,在惠民生、增福祉和強產業、興鄉村上持續發力,各族群眾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春天,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麻麻門巴民族鄉麻麻村感受桃花、杜鵑花的浪漫;夏天,到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鎮馬頭溪村生態采摘、研學體驗;秋天,到山東省禹城市梁家鎮桂莊村鄉村文旅田園綜合體感受田園風情;冬天,到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奶頭山村游冰戲雪、體驗民俗……大美鄉村美如畫卷,吸引了各地游客紛至沓來。

  近年來,各地利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推動和美村寨建設,推動民族村寨發展鄉村旅游,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與游客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進一步增進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民族手工業融合創新發展。

  民族手工業傳承了中華文明創造的“基因密碼”,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四川每年重點支持28個縣開展民族手工業數字化改造、模塊化生產、商品化轉型、市場化營銷,推動民族手工業實現中華文化、生產要素、產業鏈條、銷售渠道“四個融合”,在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中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華文化。來自北川羌族自治縣的國家級非遺“羌繡”代表性傳承人陳云珍,免費培訓繡娘2萬余人次,帶動500余人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重慶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00余萬元,帶動社會資金6000余萬元,推動全市50余家民族手工業企業和200多個民族手工作坊轉型升級。酉陽苗繡多款產品入駐故宮文創、國家非遺館及北京中軸線非遺館,獲評“中國好禮”優秀文創企業,2024年10月被世界旅游聯盟評為世界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以增進共同性為抓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三個意義”

  近年來,國家民委指導各地以增進共同性為方向,切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徹到資金使用管理全過程和各方面,賦予資金項目“三個意義”。

  河北按照“精神富有、物質富足”的要求,持續深化“雙富”行動。按照“黨建引領好、產業發展好、村容村貌好、公共服務好、團結氛圍好”的要求,建設和美村寨288個,成為民族鄉村共同現代化的樣板。

  浙江發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作用,聚力打造一批“同心共富”聯盟。全省打造各民族共同富裕團結進步精品示范帶(區)16個,省級民族鄉村振興試點41個,省級民族鄉村共同富裕點87個。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金嶺四村為服務周邊養老服務需求,成立紅石榴特色面食合作社。村支部以合作社為基礎,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支持下,建起了面粉加工上下游全產業鏈,為周邊各族群眾及企業提供了便利。

  河南開展“同心圓·共發展”活動,組織少數民族聚居村與周邊村共結對子1880個,聯合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新增農業技能人才2.65萬人,實施項目584個,帶動各族群眾實現就業。

  國家民委共同發展司司長任獻光表示,按照國家民委黨組部署要求,我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增進共同性方向賦予民族領域經濟政策新內涵,支持民族地區加快融入國家大局。同時,持續提升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管理水平,重點支持發展民族手工業、農畜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進民族村寨建設與發展,引導各族群眾在資金項目建設中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編制實施“十五五”專項規劃,加快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步伐,更好發揮資金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用,推動有關地方加強資金項目管理,將項目打造成賦予“三個意義”的生動載體,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同頻共振。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聽!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一曲動聽的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的“協奏曲”正在奏響,譜寫著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新樂章。

  監制 | 肖靜芳

  統籌 | 安寧寧

  編輯制作 | 章音頔

  來源:“國家民委”微信公眾號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小说|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最新露脸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久久精品国产2020|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久久这里的只有是精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