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廣東茂名高州市根子鎮貢園的古荔枝樹枝繁葉茂。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這是‘迎客荔’,品種是黑葉,樹齡約800年。”在貢園入口處,“古樹守護人”盧樂斌指著一棵古荔枝樹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
根據不同的外形和歷史故事,貢園內的每棵古荔枝樹都有自己的名字,除了“迎客荔”,還有“荔王”“虛懷若谷”“仙女散花”“千手觀音”等。
明星古樹“千手觀音”以其如千手觀音手臂般的枝干聞名遐邇。目前,其果實已經采摘完畢。據了解,今年“千手觀音”荔枝果采摘權拍出139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所得款項全部用于貢園古樹保護。
貢園古樹的管護方式也在不斷革新。以前,這些荔枝樹都承包給村民管理。去年,根子鎮柏橋村嶺腰自然村將貢園流轉給當地一家國企統一管理,農戶每年可從中獲得一筆可觀收入。
盧樂斌表示,貢園聘請了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對古荔枝樹制定有針對性的管護方案,按照管護技術規范精心管理,高質量做好防腐、防蟻、防蟲、防風、復壯等工作。
記者看到,每棵古荔枝樹都掛著一張“保護牌”,列明編號、樹齡、管護單位等信息,并附有二維碼,用手機掃碼即可查到更詳細的相關信息。
據了解,當地林業部門通過登記建檔掛牌保護,制定“一樹一策”古樹復壯方案,結合林長制建立“一古樹一守護人”的網格化管理模式,成立古樹保護專家組、實行定期體檢,并推行古樹名木保險項目等方式,積極開展古樹保護和搶救復壯工作,讓古荔枝樹“老有所依”。
當地依托豐富的古荔枝樹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因地制宜發展古樹鄉村游。高州市林業局生態修復股股長郭新喜表示,高州把根子鎮貢園與柏橋講堂、中國荔枝博覽館、紅荔閣等綠美景區串聯起來,打造了“南粵紅綠徑”,促進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當下,在這荔熟飄香的季節,貢園成了熱門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絡繹不絕。人們或賞荔、品荔,或以古樹為背景拍照“打卡”。也有不少學生結伴前來開展研學活動,傳承嶺南荔枝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