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顧家幹、顧家熙的后人顧寶炎將一份珍貴的《周恩來手書李公樸、聞一多悼詞》捐贈給中共一大紀念館。 中共一大紀念館供圖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設立于1946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談判期間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上海設立的辦事機構,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團成員曾寓居于此。為便于工作,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簡稱“周公館”。如今,周公館由中共一大紀念館管理。
據介紹,這份手稿背后有著厚重的歷史:1946年7月,國民黨特務在昆明先后暗殺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周恩來聞此噩耗,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親筆寫下悼詞。同年10月4日,上海各界人士在福州路天蟾舞臺舉行公悼大會,鄧穎超在大會上宣讀了周恩來書寫的悼詞。會后,鄧穎超將悼詞交給《新華日報》記者顧家熙,帶到報社印刷刊發。顧家熙后將悼詞交予其哥哥顧家幹保管,顧家后人顧寶炎等將手稿完好地保存了近80年。
當天,顧寶炎來到中共一大紀念館,將這份珍貴的《周恩來手書李公樸、聞一多悼詞》捐贈給中共一大紀念館。
薛峰說:“這份手稿是周公館建館近50年來文物征集工作的重大突破,堪稱‘鎮館之寶’。它是中國共產黨與廣大民主人士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歷史見證,也是周恩來同志一生為黨建立、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作出巨大貢獻的生動寫照。”
中共一大紀念館當日舉辦了“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共一大紀念館2025年上半年共接待觀眾近154萬人次,同比增長12.69%,其中周公館接待觀眾27.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