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懇談會現場。(霞浦街道供圖)
“行業競爭已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刻不容緩。”“技術人才難招更難留,創新瓶頸怎么破?”“之前找本地供應商需要一家一家跑,實在麻煩。”……現場,多位新生代企業家坦言產業轉型、人才引進、資源對接等發展核心問題,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逐一梳理思路、明確解決路徑,承諾建立“問題—對策—落實”的閉環跟蹤機制。
針對資源對接這一問題,霞浦街道亮出“法寶”——一張動態更新的“產品內循環圖譜”。
“這個平臺可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運作,成功為33條鋼材類需求和18條塑料類需求牽線。現在,轄區企業只需刷刷線上群每日更新的‘需求清單’,就能輕松實現‘掌上對接、云端合作’。”霞浦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次懇談會收獲滿滿,讓我看到了許多充滿活力和想法的新生代企業家,由衷希望大家能將個人事業與霞浦乃至北侖的區域發展緊密相連,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北侖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霞浦分會會長王善祥說。
據悉,上述政企懇談會是霞浦街道黨工委落實統戰工作責任制,深化“浦young青藍”新生代企業家“成長營”項目的一次實踐。
“‘浦young青藍’項目正把統一戰線的凝聚力轉化為集聚人才、技術與資本的新優勢,不斷助力激活產業鏈協同效應。”霞浦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霞浦街道將持續搭建平臺,多措并舉助力轄區企業降本增效,將懇談會凝聚的共識轉化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