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陽:中國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三大動能
中新網巴西貝倫11月12日電 “循環經濟一頭連著資源,一頭連著環境。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起上下游產業鏈,有利于資源原料的再生,也對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特別是向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轉型,有巨大促進作用。”當地時間11月10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在貝倫如是說。
當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中國角舉辦首場邊會——“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該邊會由生態環境部指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辦,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承辦,中國新聞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協辦。
在邊會上,朱黎陽表示,中國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三大動能,其一是助力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中國在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有很多突出的成效,可供借鑒。
他認為,第二大動能是助力降碳。自中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中國著力加強構建循環經濟的產業體系,一批顛覆性、原創性的核心技術應運而生。根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測算,循環經濟對中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已經從2020年的25%提升到目前的近30%。
朱黎陽說,循環經濟對中國整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第三大動能。循環經濟,既是中國發展方式和發展模式的選擇,也是中國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和路徑。
朱黎陽還表示,中國和歐盟、美國、巴西、東南亞等都就循環經濟發展建立了良好的雙邊多邊合作機制,通過對外交流,有助形成廣泛共識,把中國好的發展模式和經驗與世界共同分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