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融入全球、AI助力,中國“雙11”呈現新趨勢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夏賓)從過去一天的消費節,到現在“加長版”的大促周期,無論對商家或消費者,中國“雙11”都愈加從容,消費活力迸發的“雙11”呈現出多個新趨勢。
加速融入全球,“雙11”觸及更多境外消費者。今年“雙11”,“中式養生”走紅海外。廣式清補涼煲湯料、寧夏枸杞、養生茶、黑芝麻丸、阿膠制品,成了今年淘寶“雙11”海外銷量最高的“養生五件套”。
這與淘寶加大海外市場投入密不可分,其今年“雙11”首次同步在20個國家和地區啟動,并以5種語言版本面向全球消費者。“淘寶出海”在海外市場投入10億元(人民幣,下同)營銷費用,助10萬戶商家實現“雙11”海外成交翻倍的目標,此外還在境外的12個站點支持跨境包郵、包退服務,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每天發放大額運費券。
京東數據顯示,從今年“雙11”啟動至11月11日,“全球售”覆蓋的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等地,成交額與訂單量均同比增長超100%;跨境包郵服務覆蓋的10多個國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0%,平臺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400%。
人工智能助力,AI貫穿“雙11”消費全鏈路。今年“雙11”,AI技術已深入商家運營、消費者體驗、流量匹配等環節。
“AI正為品牌打開全新增長空間。”天貓總裁劉博說。品牌商家在天貓經營可做到全鏈路AI化,覆蓋從經營分析、商品運營、素材制作,到人群運營等絕大部分環節,讓商家在天貓的經營進入智能時代,提升效率并累計為商家節省數百億元的成本。
對于消費者而言,淘寶今年上線了多款AI導購應用讓大促購物更方便,其中“AI萬能搜”已幫助用戶解決了近5000萬個消費需求,“AI清單”為用戶定制化提供了約200萬份購物清單。
在京東內部運營中,今年“雙11”期間,超3萬個基于JoyAgent3.0的智能體化身“數字員工”運轉,覆蓋零售、物流、金融、工業等領域。如,智能客服在活動期間累計處理咨詢量超42億次。面向商家的數字人主播服務了超4萬個品牌,帶動銷售額超23億元。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AI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效率提升上,更在于推動電商從流量驅動向智能驅動轉型,有助于平臺更精準理解用戶需求,優化商品組織和流量分配,實現供需高效匹配。
即時零售涌現,“雙11”促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線下小店嘗到了今年“雙11”的流量紅利,美團數據顯示,全國近百萬線下門店參與美團閃購“雙11”活動,帶動各大品牌商品熱銷。
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透露,其依托抖音、美團等本地生活平臺,在全國超8000家零售云縣鎮門店加速布局、落地即時零售新業態,讓消費者享受家門口門店發貨帶來的送裝效率。
淘寶閃購上線以來首次參與“雙11”。劉博表示,淘寶閃購帶來的增量用戶是電商轉化的優質人群,點外賣順便買了衣服、面膜等商品,成為一種新消費現象。
朱克力表示,平臺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同時拓展消費場景,從單純的線上購物轉向全渠道、全時段服務,從流量競爭轉向生態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