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Philip H. Dybvig教授,因為涉嫌對多位學生進行性騷擾,正在接受調查。
菲利普·戴布維格這個名字,也許乍一看并不眼熟,但在今年也曾經小小的“火”過一陣。
他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也在國內有一些知名度。
10月,在諾貝爾獎評委宣布,戴布維格等三位經濟學家,憑借他們在銀行與金融危機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年度經濟學獎時,國內一下子就炸開了。
因為很多人發現,這位戴布維格教授,是一個“中國迷”。
他的妻子是中國人,自己也會說中文,使用中國的聊天軟件,會下廚做川菜,在很多照片中都穿著唐裝。
在他的個人網站上,他還直接在自我介紹中寫道:“我喜歡二胡與葫蘆絲,也喜歡太極、氣功、推手等。”
而且,他在2008年就被聘為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學教授,從2010年到2021年擔任西南財大金融研究院院長,一直到去年才離開。
在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剛剛傳出時,還有不少人調侃這是西南財大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很快,一條公眾號下方的留言,讓整件事情的風向改變了。
媒體報道中也提到,這位名為 Karen Xiang的女生的評論,成為了這次調查的起因……
10月13日,一個留學圈論壇的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本來是回應當時很火的網友調侃,為西南財大“辟謠”。
(當時網傳西南財大因為KPI考核沒通過才將戴布維格開除)
但在評論中,卻有一個自稱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讀過書的女生勇敢發聲:
(戴布維格一直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任教,他在西南財大的“金融研究院”屬于學校非編單位)
一石激起千層浪,評論里很快有不少人也表示,在自己和戴布維格的接觸中,對方曾經有過一些不當行為。
還有人指出,戴布維格在西南財經大學任職10年,但在對方獲得諾貝爾獎后,西南財大并沒有什么表示,有可能是不歡而散。
這件事情當時并沒有發酵,雖然在國內引起了一些關注,但在英文網絡上幾乎沒有掀起討論度。
但是,蝴蝶翅膀輕輕扇動,仍然引起了風暴。
戴布維格所在的大學開啟了對他的調查,也有媒體進行了調查采訪,將這件事情披露出來。
Xiang,就是接受采訪的人之一。
Xiang是一名中國女生,在大學畢業后申請了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深造,成為2012屆的商學院學生。
第一次見到戴布維格,是在2011年的一次迎新派對。
“那時候,作為商學院的一名新留學生,我們想盡快建立人際網絡,結識更多的人,包括學生和教授。”
“戴布維格會說中文,并且與中國女孩搭訕,他會不斷地用看似友好親密的擦邊舉動來試探你,以測試你的界限。”
新生活動本來應該是學生與教授見面,互相留下一個良好印象的時刻,但Xiang與戴布維格第一次見面時,他就把她拉到腿上,和她合影留念。
“當時酒吧里有人說‘我們一起拍照’,而戴布維格竟然抓住我,強迫我坐在他的腿上。”
“那一刻,我覺得有些奇怪——但我以為他只是非常友善,沒有想太多,我甚至想‘也許美國人就是這樣’。”
戴布維格方承認拍過這張照片,但堅稱當時Xiang是自愿坐在他的腿上的。
他的律師說:“我不認為戴布維格主動把她拉到腿上,或者要求她坐在他的腿上。是她想拍照,然后坐了過去。”
但是對于這個說法,Xiang覺得很荒謬。
“為什么一個第一次來到美國的女留學生,會選擇在公共場合,坐到她剛剛認識的外國教授腿上?”
在采訪中,Xiang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之后的某一天,這位看似德高望重的戴布維格教授,要她去辦公室,說他出差時給她帶了一份禮物。
但當她走進房間的時候,戴布維格就突然關上了門,讓她坐在沙發上,自己坐在離她很近的地方,遞給了她一盒巧克力。
Xiang有些不確定,這也可以解釋為友善的表達,于是接受了這份禮物,然而此時,戴布維格開始撫摸她的手。
“他坐得很近,然后開始對我說:‘我覺得你很漂亮’、‘我很喜歡你’……”
當時Xiang驚慌失措,語無倫次地轉移話題,希望他能夠站起身去給她解釋課堂上學到的經濟學公式,和她保持距離。
戴布維格站起來在白板上寫了個公式,又重新坐回到她的身邊。
但幸好,這個時候另一位教授進入辦公室。
“他看到我坐在戴布維格身邊,辦公室的門關著,他看起來又尷尬又震驚。”
Xiang趁著這個機會,趕緊離開了辦公室,當天還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兩個朋友——而媒體也采訪了這兩位朋友,證實了當時Xiang確實說過這件事情。
“那天之后,他一直在給我發郵件說想要和我多見面,但我覺得很不舒服,這不是一種友好的行為,沒有教授會摸著學生的手告訴她自己真的很喜歡她。”
最后,Xiang給他回復了一封郵件:“我一點都不舒服,如果你繼續這樣做,我會進行舉報。”
戴布維格回復說:“這只是一個誤會,我們不要把事情當真”,隨后便沒有再騷擾她。
但是幾年后,戴布維格又在Facebook上給她發消息,說他想念她的笑容,仍然很喜歡她,如果可能的話,想要和她見面。
Xiang刪除了他的消息,在Facebook上拉黑了他。
針對Xiang的一系列言論,戴布維格方堅稱,他從來沒有愛撫、或者不適當地觸摸任何學生。
不過,根據Xiang的說法,有很多女學生都被戴布維格騷擾過,這件事情隨后也被媒體報道證實。
有幾個中國女生在接受采訪時稱,她們私下里都互相提醒過對方要警惕戴布維格的行為,還給媒體看了她們聊天的截圖。
在截圖里,她們把戴布維格叫做“摸小手”。
此外,Xiang回憶說戴布維格經常發郵件,稱呼她為“甜妹子”,Xiang還在他的電腦上看到過他給其他女生發的郵件里面也用了這個稱呼。
對此,戴布維格的律師回應道:“‘甜妹子’在中文里面的表達并不曖昧,就像英語里面的‘dear’一樣。戴布維格在中國生活了很多年,他知道這些微妙的不同。”
其中一位接受采訪的女生曾經跟著自己的上司,與戴布維格進行過項目合作,她說,在他們單獨交談的時候,戴布維格會長時間握住她的手。
此外,她還展示了一封戴布維格發送給她的電子郵件。
在電子郵件里,戴布維格說想要叫她“Xiao”,詢問她能不能接受這樣親密的稱呼。
在幾次接觸過后,這名女生聯系了自己的上司,并且停止了和戴布維格的合作。
有一名學生表示,她在與戴布維格和合照時,對方將手纏在了她的腰上,強迫她靠近他。
“他以很粗魯的方式摟著我的腰,我覺得很不舒服。”
一名被采訪的女生,給記者展示了她收到的電子郵件。
戴布維格給她發消息說:“我看到你對國標舞很感興趣,我希望我們有機會一起跳舞。(我應該提醒一句,我不是很專業,但當我還在賓夕法尼亞讀大學時,我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校園附近的旅館跳舞)”
還有一名女生在接受采訪時說,戴布維格曾經在他的辦公室里,主動提出為她按摩肩頸。(這也對應上了Xiang在公眾號里的留言)
此外,還有一名女生稱,在今年早些時候,戴布維格未經同意,就親吻了她的脖子,她當時和朋友說了這件事情。
對于這些性騷擾指控,戴布維格的律師卻堅稱:“他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作為教育者的角色,與學生的關系一直非常恰當和專業。”
他還表示,這些女生當時沒有舉報,卻在現在開始發聲,是故意構陷戴布維格……
“這些指控的時間點都是在諾貝爾獎被宣布后,這很可能是出于同行的嫉妒。”
但是——當時沒有發聲,也很可能是因為這些被騷擾的女生,全部都是中國留學生。
她們當時不熟悉美國的法律,也不熟悉舉報的流程,很難去直接和自己的導師“作對”。
有女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中國留學生可能不愿意提出不當行為的指控,因為我們被教導,西方人非常開放和熱情。”
“我們從小到大的了解中都告訴我們,西方人會將某些類型的身體接觸視為合理而正常的。”
此外,這些女生也很擔心自己被學校報復。
Xiang說:
“我當時考慮過要舉報他,可我只是一個第一次來美國的年輕中國留學生,他是一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終身教授。”
“如果學校誣陷我誹謗,并且開除我,誰來幫助我?”
現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終于開啟調查。
他們已經聯系了至少七位受到過性騷擾的學生,從調情信息到不受歡迎的親吻和撫摸,時間長度長達十年,甚至有些發生在今年。
但也有人指出,她們所在的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走學校申訴的成功率很低,很有可能會包庇戴布維格。
“我們不相信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會追究戴布維格的責任,因為他是這所大學最受尊重的教授之一,從盈利能力和聲譽的角度來看,大學都會‘放他一馬’。”
還有人說,這件事情如果受害者是其他族裔,早就已經引起軒然大波。
但現在,因為受害者都是中國女孩,所以只在小范圍內被報道出來。
“終于有報道了,到現在為止受害者都是亞洲人,而大學現在跟死了一樣寂靜。”
一位經濟學家說道:
“律師竟然說這是出于‘同行的嫉妒’?太荒謬了,他顯然不了解搞研究的人。”
“盡管我推崇無罪假定,但我覺得這件事情看起來很可信。
他的辯護策略竟然是基于‘其他經濟學家煽動學生提出似是而非的指控’。”
“我相信她們,這只是冰山一角。”
現在,這件事情仍然在調查之中。
希望在這些女孩的勇敢發聲下,這個事情能有一個公正的結果。也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女孩,被騷擾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