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迪這樣的“惡女”
該說不說,《星落凝成糖》還挺下飯的,尤其是內娛好久都沒有女主夜曇這樣的“惡女”女主了。
有網友覺得田曦薇比較貼臉夜曇,一臉賢妻良母的李蘭迪來演小魔女夜曇,多少要氣質不夠,演技來湊。
1.
(相關資料圖)
不是故意挑事哈!
雙姝爭一角的陳年舊事其實隨著電視劇的開播早就應該翻篇,而且這劇劇情有點意思,一集兩三個類小品的歡脫情節,算搞笑沙雕仙魔劇。在千篇一律的神仙談戀愛故事里,是還有點新意,能吸引人看下去,李蘭迪演夜曇,有感覺也有提升空間。
這個“仙魔版”的“上錯花轎嫁對郎”故事里,夜曇一角相當于淘氣跳脫的李玉湖,不過性格要更歪門邪道一些。
李蘭迪演技可以,但氣質與人物并不貼。瘦下來的古偶扮相幾分像黃奕,幾分像沈傲君,大氣憨厚有余,靈動機敏稍遜。
角色設定是災星托世,能吸納天地濁氣,從出生開始就被視為惡兆,母死父不慈,皇帝老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一母雙胞的姐姐青葵。
姐姐青葵是真善美代表,生下來就被預定為未來的天妃,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妹妹夜曇呢,則順理成章做了魔妃候選人,日常被老爹關禁閉、罰跪,遭闔宮下人欺凌,吃不飽穿不暖,一路靠姐姐暗中接濟,才艱難成人。
如果不是雙生姐妹痛感相通,命運相連。按她老爹的話說就是,早把這個小女兒給殺了。
一個在手上刺字,另一個通過痛感接收訊息,好笑又離譜,這個世界的神仙通訊技術大大退步
這樣不公環境里長大的女孩,對世界自帶惡意是自然的。
原著簡介里,就用做事“狠辣無情”來形容女主,粉絲們總結的女主人設也很帶感:黑蓮花,清醒獨立,狠辣無情事業批,攻略了男主三個分身讓男主死心塌地愛上自己后,再一把子刺殺男主救姐姐的狠角色。
別的仙魔世界里,女主往往有大愛,會為了救蒼生而舍自己,她不一樣,從小立志做惡煞,連最喜歡的男人都能殺,只要自己和姐姐活著就好,管蒼生死活。
可以說是性轉版的小哪吒。
左:女主姐姐給她刺的自畫像,就很哪吒
到了劇版,尺度肯定有收縮,女主狠辣無情的細節大量被刪,“惡女”屬性大減,人物個性更多的是頑劣叛逆、古靈精怪。
“惡女”屬性大大減弱。
做的出格事無非是出嫁前綁架皇帝老爹罵幾句出口惡氣,還是自己用法術變幻出來的假想場面,壓根不敢來真的;
第一次遇到男主,利用不成立馬想著借刀殺人——雖然有點不擇手段,但也只是動了下念頭而已,來不及實操。
目前為止干的最大壞事,大概就是錯嫁嫁入天庭后,肚子太餓,把男主的坐騎神牛給殺了、剮了、涮了火鍋吃而已;
就連欺負心機女配,動機也是路見不平,故意踩了人家一腳而已;
怎么說呢,她鬧的這些事就很小學雞啊,空負惡女之名,力道大減。
再加上演員李蘭迪那張過于端莊敦厚的臉,五官鈍感重,演活潑跳脫倒是難得的五官不亂飛,就是很多鏡頭里看著會有賢妻良母感。
……
目前劇播了8集,原著小說里女主的個性魅力沒有足夠空間施展,不知道未來劇情進一步展開后會不會好一些,期待女主后期能開大了真正地“惡”一把!當初同類型的《琉璃》也差不多這個問題,劇情要到后期才漸入佳境。
我一個朋友說,童年時期追港劇,常看的都是男性角色黑化要滅世的,內娛這幾年終于常見女主是滅世災星的設定,希望劇版能再帶感一點就好了。
TVB多年前出過《蜀山奇俠》系列,關禮杰和鄭伊健在兩部里先后演過滅世魔星
2.
當然,也可能是制作方為了更貼合大眾口味而特意收縮了女主“惡女”的尺度。畢竟惡之花這種人物,在內娛可以當反派,可以當女配,但做女主角,還是相當考驗觀眾接受能力和編劇對人物的細節塑造功力的,尺度一個拿捏不當,輕則觀眾不喜,重則,劇集會直接被抬走。
但拿捏好了,成功例子也不是沒有。
2018年的《延禧攻略》,女主魏瓔珞的復仇黑蓮花設定多么清閑脫俗、與眾不同啊。
第一集就各種勇敢反抗職場霸凌的惡女爽戲:人家潑我一碗水,我就還她一桶!
有事說事,有架真干,有痛絕不忍,有仇一定報的“脾氣爆、不好惹”人設立得牢牢的。
這種該出手時就出手,沒啥道德束縛的敢想敢干,也奠定了觀眾覺得這劇追起來好爽的初印象。
后來周迅的如懿哪哪都演得比吳謹言好,但人設、故事不討巧,最大的分別不就是女主連出口惡氣都得靠女配們代勞嗎?
女主只要動機得當,適當做點“壞事”,觀眾其實是能共情的。幼時看劉雪華和秦漢主演的《煙雨濛濛》(后來翻拍版《情深深雨濛濛》),就覺得女主角陸依萍搶妹妹喜歡的男朋友那一段特別帶感。
同樣都是兩姐妹,但陸依萍母女不受寵,被趕出大宅后,日常忍饑挨餓,討個生活費都千難萬難,當這些細節在觀眾心里積累了足夠的“不平”“不忿”,代入女主視角,看到女主終于“搶男朋友報復”成功的剎那,還是想為她鼓掌。
后來何書桓看了日記發現真相暴打陸依萍,就覺得這男人不得好死。
“黑蓮花”女主要能引觀眾共情,必須要有足夠的細節鋪墊她所遭遇的不公,令其有足夠的作惡動機——一般都是女配比女主更令人憤恨,女主絕地反擊,以直報怨,才有這種她報仇、我看著也爽的效果。
還有一類超脫爽劇境界的“惡女”,則是會讓人對人性里的陰暗詭譎產生思考。
比如當年劉曉慶演的《武則天》,里面有武媚娘掐死親生女兒的情節,在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大大的震撼。但那時看也不覺得說女主就該千刀萬剮,而是會想,到底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一個母親狠心至此。
因為在殺女之前,歷經千辛萬苦重回宮中的武媚娘,被皇后步步緊逼,到了再不絕地反擊就要被一鍋端的險境。前一集,皇后栽贓她偷玉璽,百口莫辯之下,是身邊忠心宮女主動頂罪,她才能棄車保帥。而未來不知道皇后還會出什么陰招的她,在絕望之下,對親生女兒動了殺機,以此扳倒了她人生里的最大勁敵。
這樣復雜的“惡女”,哪怕是在后來的同名劇里,都很難再出現了。
3.
其實,真出個毀天滅地的惡女又怎樣呢?開創仙俠熱潮的《花千骨》,女主最后也是一度黑化過的。
看她虐男主,難道不爽?
看看隔壁現實題材的《狂飆》,里面哪位女性角色不是復雜多變自帶心機的girl呢?
而且越“惡”越出彩,人物越飽滿,嫁給誰誰就是大哥的陳書婷,開賭場混黑道,不是沒做過壞事,但觀眾注意力都在她的大嫂魅力上。
她的心機、手腕、狠辣反而成了人物魅力的組成部分,因為演員的演繹足夠立體,在強橫的外表之下,這個女強人也有對兒子滿滿的母愛,也有對老爹的忠義感念,對高啟強的賞識,以及利用著利用出來的養成系愛情。
如此鮮活、真實,才硬生生把惡毒女配刷出了女主角般的存在感。
再回頭來看,《星落凝成糖》里,當女主姐妹在迎親當日被魔族三殿下乘亂來了個乾坤大挪移,陰差陽錯中,原本當魔妃的去了神界,當天妃的被帶到了魔族,姐妹命運互換。
這場錯局的罪魁禍首其實并不是女主,女主只是讓好基友來搗了個亂而已,沒想到螳螂捕蟬,后面還跟著個黃雀。
但彈幕里卻已經對女主展開了道德審判:什么她偷了姐姐的人生,什么她知道自己去錯了地方為什么貪生怕死不第一時間說清楚,什么如果不是她一開始就搗蛋,她姐姐原本可以好好當天妃就不用受苦……咱就是說,要都按這種完全無缺陷的角度來審判女主,那影視劇的女主真的千篇一律就只能傻白甜,當包子了。
其實主角人物原本就應該是有弧光有成長的,可以犯錯,可以有缺陷,只要后面能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能通過慘痛的教訓為錯誤買單,都是能給觀眾以啟迪的。大家觀劇的尺度盡可以放大一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