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18年,又一位女頂流被貴圈毀了…
1941年,世界上第一臺彩色電視機在英國被發明。
有個名叫諾艾爾·戈登的女人,作為女演員,成為第一個登上彩色電視機的人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個跨時代女演員的故事:
《諾莉》
1981年某個冬天,早上7點,女明星諾艾爾迎來了她萬眾矚目的一天。
搭乘專車趕往片場、在攝影棚門前被粉絲圍追堵截、與每個認識十幾年的同事打招呼...
經過這重重關卡后,諾艾爾終于抵達她這次的目的地:電視臺休息室。
其他演員已經到齊了,人手拿著一份今日劇本,正埋頭苦看。
諾艾爾就在此時閃耀登場,她走路帶風,總能驚起一圈圈看不見的漣漪,哪怕每個人都不用抬頭,都知道她來了。
諾艾爾·戈登,人們都親切地叫她諾莉。
從年輕時就登上電視熒幕,現在正在主演一部已經連播18年的肥皂劇《十字路口》。
劇情乏善可陳,講述發生在一家汽車旅館的日常故事,而諾莉就是核心角色,汽車旅館的老板娘。
一部劇能連載18年,不容易。
這能創造多少罕見的演藝奇聞?
先是劇中的演員,扮演彼此的父母、伴侶、孩子、同事,十幾年時間,他們之間的關系或許比真正的親朋好友還親密。
再是劇里的角色,諾莉老是覺得,她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這位雷厲風行的老板娘...
憑借這部長壽劇,諾莉迎來演藝事業的巔峰。
她獲獎無數,狂攬一大波粉絲,甚至有人一集不落,追她的劇追了18年。看著看著,自己就從一個年輕人,到成家立業,成了別人的父母。
要是再看幾年,就能抱孫子了...
然而,這一天,可以說是諾莉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天。
她得知了一個噩耗:她被炒魷魚了!
《十字路口》中將再也沒有她的戲份,這家旅館的靈魂人物老板娘,即將被編劇寫死了!
這下,一群演員、媒體、粉絲,全都炸鍋了...
英劇《諾莉》由海倫娜·伯翰·卡特主演,今年2月開播,共3集,已全部更新。
這部劇大多數情節都根據真實情況改編,只有部分橋段采用了戲劇化處理,整部劇就是對諾艾爾·戈登這一傳奇英國女演員的致敬。
對我們中國觀眾來說,這名演員有些陌生,但并不影響觀看體驗,當成是一部普通電視劇也很精彩。
3集講完一個精巧的故事,起承轉合充滿戲劇張力,細節伴隨著幽默與動人。加上海倫娜精湛的演技,周末抽一個下午追完,心曠神怡。
海倫娜所詮釋的諾莉,有血有肉,非常可愛。
有時,她專制且霸道。
休息室有一把椅子,她坐了18年,任何人都不許坐,否則她見了絕對翻臉。
在片場,沒人敢對她說不,哪怕是導演和制片...
制片人要求,新加入的角色要說方言,增加人物豐富度。
諾莉來了現場,一言不合就改了,因為覺得方言難登大雅之堂,每個角色都必須說正宗的英音。
若論業務能力,你又不得不服她。
每天的劇集都是現場直播的,難免出亂子。
這不,這天就趕上某個演員緊急進醫院,戲份全砍,節目時長少了5分鐘。
諾莉知道了,立即隨機應變,加詞改詞、放慢語速,危機被巧妙化解,觀眾絕對看不出任何異常...
離開了工作場合,你又會發現,她分明是個可愛的老太太。
回到家里一盞一盞地,打開所有的燈;
總是喜歡逛已經打烊的街,看櫥窗里的漂亮衣服;
每晚回家,都要一遍一遍地練習第二天的臺詞。
可到了片場,她偏偏要嘴硬地告訴別人:我從不提前預習劇本,這是我第一次看。
像極了那些每次考一百分之前,都說自己沒復習的學霸...
這么可愛的一位演員,又是這部劇的靈魂人物,為什么會突然被踢出劇組?
媒體和所有粉絲都非常好奇,就連諾莉自己也搞不懂。
她已經61歲了,作為一名女演員來說,已經很老了。
她在熒幕上幾乎過完了自己整個人生,在這部肥皂劇里泡了18年,除了這部劇,她一無所有。
她給各大電視臺放出消息,希望能出演下一部戲,卻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音。
她去劇院試戲舞臺劇,卻又屢次被導演刁難...
哪怕她已經是演技和人氣都受到肯定的女明星,可離開這部長壽劇后,面臨的處境竟然如此尷尬。
她根本就無戲可拍。
沒有人敢在諾莉面前說,可實際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只有一個,她太老了。
百老匯的舞臺上,捧的是年輕的面孔,擁有百靈鳥一樣婉轉的歌聲。
所有電視臺的資源,一股腦地塞到下一位電視皇后手里...
而對于一位中老年女演員來說,似乎只能陷入這一種境遇,無人問津。
令人感慨的是,諾莉的困境并不是偶然,在我們內地娛樂圈,這依然是絕大多數中老年女演員令人尷尬的現狀。
有一名內地女演員,與諾莉一樣,也曾是情景喜劇演員出身。
1978年出生的倪虹潔,曾在《武林外傳》中飾演祝無雙,今年才44歲,已經成了演媽專業戶。
在很多劇中,你都能看到她演媽的身影:《過春天》《摩天大樓》《突如其來的假期》《星辰大海》...
不是因為她愛演,而是因為,真的沒有合適的角色。
熱門的影視資源,都塞進了當紅的大小花手里,類型也很狹隘,職場劇就演精英、生活劇就演媳婦。
剩下的都是甜寵劇、偶像劇、古裝偶像劇...
正劇則幾乎是男演員的天下,其中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發揮空間不大,充當的幾乎是綠葉。
所以,盡管內娛每年推出近百部影視劇,但依然有大把優秀的女演員,等不到合適的角色,無戲可拍。
倪虹潔渴望出鏡,哪怕一直演媽,戲份極少,她也愿意拍。
在《突如其來的假期》中,她只比演女兒的闞清子大10歲...
而某些年紀也不小的女演員,還依然樂此不疲地在演少女...
女演員的錯位,女性角色的畸形,一直是內娛常態。
影視劇能夠最直觀地反應社會現狀。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女性被嚴重標簽化,被男性視角刻板印象化...
為什么年輕女演員大多在演甜寵劇,在談戀愛?
因為男權社會對一個年輕女孩的要求是,清純、可愛、懂事,能夠取悅男性...
為什么中老年女演員不是在演媳婦,就是在演媽?
因為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扮演好一個妻子,或者是媽...
女演員無戲可拍的困境背后,反應的其實是全體女性的困境,對于身份上自我認知的模糊...
在女兒、女朋友、妻子、媽媽或是婆婆這些身份都抹去之后,女性還可以是誰?
她可以是她自己。
當這句話能夠成為主流社會認知的那一天,才是女性困境能夠被解決,所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