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4,浪費了這個頂流美人
梅婷最近出演的《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豆瓣4.4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內娛能帶來新鮮感的女明星實在太少,梅婷算一個。
最近連上的兩部電視劇《回來的女兒》和《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中,梅婷所飾演的“狠人”母親們,在溫柔、躁郁、陰森間來回切換,給觀眾以強烈的代入感。
他們在她的眼神里仍然能看到安嘉和的影子,復雜的人性在其中閃動。
我是佩服梅婷的,從青春正當年到中年近知天命,每次演出依然能讓人無比信任,而且都有她獨特的味道。
作為紅極一時的大美女,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卻不曾消解她的美麗。
沒想到這次《回來的女兒》出圈,小紅書很多梅婷的帖子下面,都在評論“老了”“法令紋好疲倦”“老得嚇我一跳”“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像倪萍嗎”……
有人跳出來反駁:美人遲暮還是很美。
評論里就有“完全欣賞不來她的美”“死魚眼好恐怖”“黑眼圈給我感覺容易招鬼”……
我真心要問,到底是大家習慣了濾鏡中的明星,還是越來越相信磨皮的自己?
杜拉斯《情人》里那句關于美的表述如此動人,“與你年輕時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很可惜,他們大抵也get不到。
作為資深電視兒童,我喜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風美人,也看過世紀之交內地花旦百花爭艷,那是一個各式美人都有市場的年代。
當年在電視上看梅婷,第一次覺得黑眼圈也可以這么美。
大眼睛外的陰影,顧盼之間有一點楚楚可憐的意味,深邃的眼睛又能生出好多神色來,嫵媚、嬌俏、委屈、深沉、喜悅、執拗、堅毅。
她演被家暴的梅湘南,一張我見猶憐的美人臉加上出色投入的演出,自然能狠狠揪住觀眾的心。
梅婷的美很線性,慢慢的,溫溫的,特別悠長,顰笑間留有余味,更顯氣質。
在《香樟樹》里,她飾演的司馬小杉,就有颯爽仗義的一面,明亮大氣。
梅婷身上還有一點難得的高貴。所以《父母愛情》里資產階級小姐安杰一角始終青睞一度沉寂的梅婷。
當時已經不年輕的她,從少女演到老年,還是讓人驚呼真美。
哪怕是演配角,梅婷的存在也能讓人過目不忘。
《新結婚時代》里的出版社女編輯簡佳,溫文爾雅、氣質非凡,美得讓我挪不開眼,記憶點絲毫不輸女主劉若英。
在《我的前半生》里客串日料店老板陳道明的前女友,一句臺詞都沒有,全程眼神交流,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里的梅婷是成熟的都市女性,有過往有故事,出場短短幾分鐘,稱得上驚艷。
《回來的女兒》中的梅婷已經47歲,廖穗芳是我覺得這個年齡的女人極美的樣子。
她的黑眼圈里有婚姻的疲倦,有愧疚有自責有陰森有算計,她的法令紋和魚尾紋上寫滿了遺憾、不甘以及運命的摧殘。
她的眼神中有愛和欲望也有恐懼和絕望。中年廠花風姿綽約,發絲還是整飾妥帖,腰板仍然筆直,衣著氣度猶存。
這種美,是梅婷塑造的。
說起來,梅婷真真從小美到大。
小時候就是部隊大院里的小公主,上學跳舞天資一般還是因為長得太美分配到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
因為美,18歲被京圈大佬葉大鷹看中拍了《血色童心》,隨后登上春晚,美人對表演的向往悄悄生長。那年頭的春晚,影響力非同小可。
部隊的明文規定把眾多戲約擋在門外,梅婷扔掉鐵飯碗,退役去考中戲。
她的明星班同學還在為交不出作業焦頭爛額,她已經接到《北方故事》的戲約。
中戲不讓大二學生出去拍戲,大美女索性退學,很快還與張國榮主演《紅色戀人》,22歲把開羅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華表獎的影后收入囊中,張國榮送她墨鏡可讓同學章子怡羨慕壞了。
當然,不久以后,章子怡成了謀女郎,秦海璐和劉燁一起在金馬獎上大放光彩。梅婷運氣也不差,25歲遇到了自己的代表作《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想當年這部戲影響力實在太大,安嘉和給大伙兒留下了童年陰影,觀眾每天為梅湘南揪心。
梅婷把梅湘南塑造成善良、美麗、飽受摧殘卻內心堅強的女孩,旋即成了國民度極高的女明星。
大概是因為從小生活安逸又備受眷顧吧,大美人對名利似乎不怎么急切。她的同學越走越遠,她反而在大火之年閃婚名不見經傳的導演鄢頗。
梅婷自掏腰包投資丈夫的電影《阿司匹林》,賣不好虧錢沒關系。盡管這場婚姻最后走向了終局,但兩人的合作都夠真摯誠心。
四旦雙冰風頭日盛,她好像對咖位沒什么執念,自己接戲也不疾不徐,只挑感興趣的來演。
現在看來,不慌不忙的那些年,梅婷其實留下了不少經典熒幕形象。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梅湘南是國產劇第一部家暴題材的女主角,梅婷演活了這個被侮辱被損害最終死死抗爭的女性。
《香樟樹》這樣的女性友誼電視劇,三個大學女同學走入社會在風雨中砥礪前行的故事,放到現在都很難得。
司馬小杉是我當年很喜歡的角色,梅婷一改以往淑女形象,展現了新時代獨立女性的自信颯爽。
《新結婚時代》里的簡佳人設并不討喜,一度陷入第三者的感情漩渦。
當時的觀眾是接受的,因為梅婷演出了這位知識女性既渴望愛情又珍視人格獨立的復雜性。
之后好幾年,梅婷作品不多,原因之一是嫌劇本不好,直到遇到《父母愛情》。
資產階級大小姐與海軍軍官江德福,兩個人克服階級差異、文化程度懸殊、特殊時期的生活困境,走過風風雨雨幾十年。
梅婷的演技給安杰這個角色注入了靈魂,一顰一笑都拿捏得到位。
當時梅婷已經37歲了,安杰經歷隨軍坎坷之后看到江德福時的表情,委屈之中有喜悅,想笑的下一秒又像是要哭的感覺,充滿了少女的嬌嗔。
締造經典,再度爆紅,梅婷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節奏。
那幾年除了偶有客串,我印象最深的只有電影《推拿》,她在里面飾演盲人都紅。婁燁的戲,梅婷是自己主動打電話給導演爭取的。
當她在觀察老同學秦昊演戲的時候,看著看著還跟婁燁的御用攝像曾劍看對眼,迅速閃婚。
無論是找伴侶還是接戲,對梅婷來說,有意思是更重要的事。
她想跟有意思的人一起拍有意思的作品,并不介意是不是主角,演的是正派還是反派。
生完孩子之后,梅婷戲癮犯了,接演《瑯琊榜2》的反派角色茍皇后。
導演擔心影響她的形象還想幫她洗白一點,女明星根本不在意,第一次演反派她就想做得更極致,厚重的妝面竟絲毫蓋不住她眼睛里的戲。
她一直不希望自己的形象被定義,想嘗試更多的角色。即使是一個被設定好的人物,她也愿意把性格演得更豐富更有層次一些。
所以,我們才看到了那么有新鮮感的狠人廖穗芳。
不動聲色,陰狠深沉,跳不出欲望的牢籠,又有惻隱和創痛。廖穗芳的人設不討喜,但你不得不服梅婷的演繹。
作為女明星,她根本不在意鏡頭放大臉上的皺紋和黑眼圈。
亮麗無瑕太無聊,演爽了才是正經事。
從頂流明星到頂級演員,運氣和資源是不夠的。而在梅婷這里,從頂流明星到頂級演員,只是輕松的選擇。
話題帶來的影響力是短暫的,用心琢磨塑造人物的獲得感和共情力余味悠長,更何況,她對戲有癮。
明星固然是一種事業,但觀眾消費的始終是作品。
影視劇讓梅婷爆紅,也局限了她的發展,固有形象妨礙觀眾看到更豐富的她。她找到了舞臺,一個更有助于自我成長的空間。
梅婷演孟京輝的《盜版浮士德》,一段自由發揮的臺詞讓搭檔陳建斌至今難忘。
在《天堂隔壁是瘋人院》,她一人分飾兩角。舞臺的現場性,激活了梅婷的戲劇能量,她讓舞臺上的人物散發獨特的魅力。
上圖為《盜版浮士德》,下圖為《天堂隔壁是瘋人院》。
等待角色總是被動,她和老同學陳明昊還成立了蛇槃兔劇場,兩人一起合作推出過《第二次別離》,演繹源自希臘神話的生死之戀。
梅婷著迷于舞臺,無需完美,卻能跟靈魂對話。影視劇里碰不到的角色,她可以在舞臺上大膽嘗試。
在陳明昊看來,梅婷一直有文藝氣息,但她不會說自己為藝術奉獻了什么,不去消費這份熱愛。
光是這一點,他覺得梅婷特別不像明星,她不去配合那些互相消費的規則。
這幾年,她接連在孟京輝的戲劇作品《紅與黑》《第七天》里冒險,人們頻繁在烏鎮戲劇節看到她的身影。
演員需要沉淀,明星的光輝是剎那還是永恒,也需要時間檢驗。
上圖為《第七天》,下圖為《紅與黑》。
有梅婷的作品,幾乎可以無腦信任。她帶給觀眾的,不僅是劇拋式的演技,還有強烈的藝術個性:干凈、優雅、層次豐富又細膩自然。
這樣的演員,有適合她的角色,即使其他演員也勝任,她永遠會是首選。
因為有她的作品,會平添一點格調,我愿稱之為“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