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片的特點是什么,喜劇片類型電影分析
我們每個月走進電影院都會看到有各種各樣的電影上映,如果趕上國慶,五一這種黃金檔,可能同一天就會上映好幾部電影,就算是平時市場最不旺盛的時候,也總能看到一些不知名導演的電影。
據統計在18年,我國全年拍攝的電影就有1000多部,其中包括了各種紀錄片,動畫電影之類的片子。
然而盡管有這么大的拍攝量,但是一年到頭下來,大家有沒有發現,真正能算得上優質的,并且為人們所喜歡認可的其實也沒幾部。所以,那些最后被市場篩選下來的,才是真正的精品。
而在這些比較優質的電影中,種類最多的就是喜劇片了,不過喜劇片雖然看著好像比其他種類的片子要求要低一些,但是最終真正能打動人的,經得住時間檢驗的片子也不多。
那么一部好的喜劇片,需要具備哪些元素,或者說好的喜劇片通常都有哪些特征呢?第一,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搞笑“搞笑”這個詞看起來很輕松,但是能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也是為什么好多喜劇片,人們說它們尷尬的原因。
人們花了錢走進電影院,很多時候就是希望在工作,生活之余,能獲得一份輕松,尤其是在壓力大,心情狀態非常不好的時候,就希望能通過看看電影轉移意力,緩解壓力。那這個時候,一部好的喜劇片,就應該是能讓人們可以輕松的笑出來的。
這樣的電影,通常是要制造很多落差,就比如說一個人想要追求成功,但是在過程中,卻遇到了各種各樣奇葩的事,這些事情就是會不斷阻撓他,而且一定要適當的制造很多笑點。比如開心麻花團隊的《夏洛特煩惱》,夏洛在穿越回青春時代時,一心追求班花,但是卻始終不能成功,我們看著那個屢戰屢敗的夏洛,就會覺得又可憐又搞笑。
喜劇片嘛,除了要能夠讓人覺得搞笑以外,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去觀看,使更多的為它打出好評,那必定在形式上有一些創新。比如要講一個勵志的故事,按傳統的敘述方式,就是表現主人公從屢次失敗,一直不放棄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但是這樣來講述,好像就是很勵志,但是不夠搞笑吸引人,那該怎么辦呢?
比如弄個男女主互換身體的設置,就像《羞羞的鐵拳》,其實講的故事很老套,但是把男女主互換身體后,利用兩性之間生理上,性格上的差異,這樣就能夠制造出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笑點來。電影中,馬麗扮演的馬小靈魂換到艾倫身體上以后,去女澡堂,直播熱水泡自己等等,一系列荒誕的行為,就讓人哭笑不得。
就像我們了解到,很多喜劇演員都是抑郁癥一樣,很多喜劇片的內核都是悲劇性的,電影中那些主角或者過得很悲催,或者有難以忘懷的遺憾的事等,總之很多看似喜劇搞笑的元素背后都透著一股傷感。但是因為是喜劇片,所以盡管過程很艱辛,結局還是要很積極,正能量的,否則一個故事讓人越看越壓抑,這樣人們看過后可能再也不敢打開看了。
當然了,確實也有一些喜劇片,最后結局也很慘淡,但是大部分的還是會給人們一個美好的結局的。針對這一點,就像一些電影,很多人就會質疑它的結局,認為結局太美好了,這樣毀了整個電影的氣氛,就應該暗黑一點。但是,這是要分情況來看的,如果電影反應的是某些黑暗慘淡的事情,要赤裸裸的揭示出它的惡來,那么結局可能是讓人絕望的,看后能給人警示,反省。但是其他的一些,其實沒必要,這樣子為了看似深刻而故意弄個糟心的結局。
畢竟,電影是造夢的地方,我們在電影中,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夠看到一些糟糕不如意的地方,但是這樣子的事情,自己已經切身體會過一次了,又何必非要去看電影虐自己呢,所以電影還是需要留一些幻想的,盡管我們看后可能覺得有一些不真實,但是確是很需要這份美好的,能夠讓我們短暫的沉浸在這個夢中也就足夠了。
人類對喜劇片的訴求是自古之來就有的,很多時候喜劇片和悲劇的差距不是那么大,只不過悲劇很赤裸,而喜劇卻加上了溫情的外衣。這就需要感謝創作人員,感謝演員們費力的演出,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歡樂。
本文由中成哥說影視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