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澳門辦會員卡就送房間(澳門開會員卡送房間嗎)
《老釘的傳奇故事:澳門篇》真實記錄那些年圍繞著澳門,在老釘身上及他身邊發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
老釘我,從2008年10月份第一次進入澳門,2019年底最后一次離開澳門,算起來前后差不多有11年了。
大約在2013年底,我那個時候負債加重了,又與然然分了手,現實中也找不到比較可靠的朋友傾訴,就在天涯論壇上看帖發帖,尋求安慰,之后逐漸接觸到了“貼吧”(畢竟不光彩,沒敢讓身邊的同事朋友知道)。
從最早的《戒賭吧》后來又慢慢轉到了澳門的各類所謂精英吧,當時以《海襲吧》最為出名。在那些貼吧里認識了很多“大神”,通過大家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對澳門算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大神的名字太多,為免被老朋友認出尷尬,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從那之后進澳門不再單打獨斗了,總喜歡拉幫結派。贏的時候拍個照發個帖,有吧友一同分享喜悅,輸了同樣拍個照發個貼,在吧里傾訴發泄(大贏稱為“大紅”,輸光叫做“洗白”,“癱瘓姿勢”,“補天計劃”,“三五瓶”等等好多好多……這些都是當年的另類貼吧文化)。
怎么形容這類“貼吧”呢?
其實,它不只是一個魚龍混雜的江湖:在那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不單純,充滿著勾心斗角,爾虞我詐。
它還是一個盛滿墨水的大染缸:一伙人在那賣慘哭窮,另一伙人卻在那炫耀攀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終沒有人能逃脫被污染的命運。
可惜的是,這個道理我過了許多年之后才明白。
印象中應該是在2015年,幾個大神在澳門投資搞了一個“吧友之家”,隨著后來貼吧的氛圍越來越濃,洗白癱瘓的人群也越來越多,在澳門投資家庭旅館的人也越來越多(早在2010年,澳門就已經將此類家旅定義為非法旅館了,游客在對入住或即將入住的旅館存疑時,都可致電旅游局或登陸它的網站查詢)。
大概計算了一下,我在澳門的那些年,前前后后住過的家庭旅館,應該有10來家,而我第一次住進的家庭旅館就是這個“吧友之家”。那時候他們接待客人還比較謹慎,沒報上貼吧暗號還沒有人敢接待,當然更找不到具體位置所在。
他那里套房的格局是3房2衛1廳1廚,房間的價格是300和400兩種,大廳里擺了5套那種上下鋪的組合床,睡在上下鋪的價格最早是100,后來慢慢漲到了150,沖著價格便宜,我基本上都是大廳的常客。
因為“吧友之家”距離美高梅和永利酒店很近,沒錢的時候就在民宿里撈點面條,煮個白粥將就一下,口渴了就跑到美高梅去喝點飲料,蹭杯牛奶,如果想吃點心喝紅牛,就得跑到隔壁的永利。
可能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既然已經淪落到睡大廳喝白粥蹭飲料了,那為什么還不回家呢?
這可能就是賭徒異想天開的心理吧:只要一天還留在澳門,一天就還有希望。
那個時候因為接觸了貼吧,又癱瘓到了家庭旅館,我跟著學會了很多在澳門生存的技能,其中一個就是倒賣送的客房。
畢竟在澳門賭了那么久,大多數都辦有會員卡,特別是,我在那里玩得時間最久,會員卡當時已經黑卡級別,積分最高時也有幾萬分,不過當時積分只剩下幾千了,因為之前和然然戀愛的時候,消費購物都拿積分去抵扣現金,好在卡片還沒有降級。
以前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賣房間,更不知道從哪個渠道去賣。通過貼吧很快就找到了收購房間的吧友,第一次做這種事我的臉皮比較薄,不好意思與別人討價還價,最后以2000的價格第一次賣出了連續三天的酒店套房。
其實,在澳門私自將酒店轉賣他人是不被允許的,輕則被收回,重則容易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登記入住的人是自己,哪怕添上別人的名字,一旦在這個房間內發生了什么問題,自己也會受到牽連。
在完成此篇之前,我已經寫了30多篇關于澳門的往事回憶,因為使用了過多的修飾筆法去描述場景、刻畫內心,可能無法呈現給觀眾一個真實的故事世界,所以從本篇開始改用類似訪談紀實敘事的方式,重新展示十年來在澳門,老釘身邊發生的每一個精彩故事。
希望通過我的文章,能夠帶給您一點點樂趣,一點點見聞,一點點知識。如果您喜歡,還請多多支持轉發,評論區更期待留下您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