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會捐款逐年遞增 募資能力資金管理水平待提高

首頁 > 資訊 > 國內 > 正文

高校社會捐款逐年遞增 募資能力資金管理水平待提高

 捐款逐年遞增,但募資能力和資金管理水平待提高

  高校獲得社會捐贈靠什么(政策解讀·聚焦)

去年迎來110周年校慶的復旦大學,日前收到一筆7億元的校友捐贈,加之近年來維護和拓展的社會捐款陸續簽約,2015年該校簽約捐贈金額總計15億元。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高校吸收社會捐款逐年遞增的整體狀況。據民政部發布的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我國高校吸收社會捐贈總額在1997年僅約為6億元,到2014年已達399.45億元。

去年11月,多部委聯合發布通知,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引導和激勵中央高校吸引社會捐款。這無疑是鼓勵高校吸引社會捐款的又一重大利好。那么,高校吸收社會捐款的總體狀況如何?具體實施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社會捐贈中教育類捐贈比例提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最近幾年社會捐贈中的教育類捐贈比例逐漸提高,2013年為138.89億元,2014年為399.45億元。不少高校負責人認為,從國內外經驗來看,高校籌資是具有戰略全局意義的工作,是“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體現。

當前,高校經費來源包括三個方面:國家專項資金和政府財政支持,國內外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的收益,社會各界包括校友和友好人士、慈善組織的捐贈。高等教育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國撥教育經費卻長期不足。因此,擴大教育經費的籌措渠道,形成多元化教育經費來源成為創建高水平大學的基本條件。

社會捐贈是高等教育成本有效的分擔途徑。國際上,無論私立還是公立大學,校友和社會捐贈都決定了高校對學術研究、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投入水平,最終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勢能。南開大學發展與籌資工作負責人丁峰表示:“高校接受社會捐贈,有利于社會力量進一步參與高校發展建設。”

“高校根據契約、協議接受捐款,就必須履行承諾,按捐贈者意愿用好每一筆捐款。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接受、使用社會捐贈的過程也是用開放化機制優化學校資源使用效益的過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胡煒舉例,2012年,某知名企業向學校捐贈7000萬成立馥莉食品研究院,對學生錄取、教授聘請等都提出嚴格要求,促使學校每一筆錢用到實處,讓浙江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朝著高水平、國際化發展。

還有專家指出,高校吸收社會捐贈也是推動感恩教育、深化立德樹人的重要渠道。

捐贈占高等教育投入比重較小

“目前,我國高校接受社會捐贈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所長杜育紅指出,社會捐贈在我國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比重依然較小。2008年,教育捐贈收入占全國普通高校經費約為0.7%,近幾年來也僅在1%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姜耀東介紹,英國高校一般得到的捐贈占教育經費收入的比例達到7%。而這一比率在日本公立高校中高達15%,美國公立、私立高校的則分別為4.7%和14.4%。

我國高校社會捐贈還存在地區差距大、“馬太效應”明顯的問題。處于東部地區的高校獲得社會捐贈的機會多、金額大。中央直屬高校接受的捐贈明顯比地方高校收入多、來源廣。越知名的大學,獲得的捐款越多。總的來看,教育捐贈與學校聲譽、辦學質量、對校友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和社會各界的關系呈正相關。

此外,不少專家認為,培育公眾對于社會捐款認知的成熟度、打造高校吸引社會捐贈的文化氛圍等都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資金管理專業化和透明度不夠

有專家指出,高校籌資機構“內功不強”是吸收社會捐贈不力的關鍵因素。“高校吸收社會捐贈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也需要高校自身的積極作為。”有高校負責人分析。

“我國一些高校在捐贈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既不專業又不公開,不向捐贈人和社會進行反饋,容易降低捐贈人的熱情。”姜耀東指出,美國高校大多成立了專門管理捐贈基金的組織機構,以獨立企業的形式運作。這些機構向捐贈人進行長期反饋,接納、管理、使用、公開等捐贈基金的運營都有專業人員負責,這些管理方式值得借鑒。

長期以來,校友是高校捐贈的主體之一,“校友文化”保證了高校吸收社會捐贈的穩定性和長期性。但多數高校只面向校友籌資,很少對企業等其他組織開展募捐,籌資活動多在國內,尚缺乏國際視野。據了解,近幾年國外教育籌資機構紛紛“對外擴張”。例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不僅在東京雇用了兼職籌款人,還在韓國、日本、泰國等地建立校友會,籌資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因此,樹立競爭意識,合理安排籌資布局對國內高校籌資機構來說迫在眉睫。

“除了校友捐贈,還要加強對海外和境外的大額募捐工作,這需要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有高校負責人建議,一方面應當積極倡導公益精神,營造社會捐贈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完善捐贈回報激勵機制、與捐贈者長效合作機制等內部配套制度,促進社會捐贈的長效發展。對此,專家認為,高校基金應主動推進市場化運作,增加投資收益。趙婀娜 袁 婷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1
華網(http://www.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電話:17051177829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9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网站|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