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五大發展理念:協調,促進發展平衡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笆濉币巹澗V要(草案)指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認為,協調發展理念著眼促進發展中不平衡問題的解決,是黨中央對未來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作用。
下好全國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
“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蔽ㄎ镛q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
我們黨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許多關于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形成的“統籌兼顧”“彈鋼琴”的工作方法,到改革開放后陸續提出的“兩手抓”戰略方針,再到“處理好十二個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些都體現了我們黨對協調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化,體現了唯物辯證法在解決我國發展問題上的方法論意義。
新形勢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等關系上。如果說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協調發展新理念就是為了破解新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掣肘問題,可謂是五大新發展理念的‘道法’,遵循此道才能實現發展的均衡與和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所黨委書記朝克說。
代表委員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靶】怠敝v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
協調發展惠民生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橫下一條心,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前,全國依然有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貴州、云南、河南、廣西、湖南、四川6省區貧困人口均超過500萬,貧困問題仍十分突出。
按照中央部署,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政策兜底等方式,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目標。
河北省興隆縣陡子峪鄉瀝水溝村和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將軍關村僅1公里之遙,但兩個村喝上自來水的時間卻足足差了20多年。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后,如今用河北手機打北京電話已不再需要漫游費,更多的民生“紅利”正在釋放。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說,三地正在探索研究醫保對接、教育辦分校資質互認、職稱晉升等問題,力求消除“隱性壁壘”。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磨長英說:“我負責的扶貧點廣西河池市天峨縣,沒有一分土地,水電路開通非常難,山上的幾十戶居民連自來水都沒有,存起來的水要吃一年。異地搬遷讓這里的老百姓看到了走出大山、實現脫貧的希望。”
3月8日,在代表團全體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長尹力在回答記者關于扶貧工作的提問時表示,如果到2020年,四川摘不了“窮帽”就摘“官帽”。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扶貧開發攻城拔寨階段。要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把握重點任務,轉變發展理念,明確主攻方向,確保貧困人口受益精準,如期脫貧。”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
增強發展整體性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同時也出現了“成長的煩惱”。我國經濟體量雖已排至世界第二,但人民群眾所關心的教育、就業、住房、收入、社保、醫療、環保、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問題,與百姓的期待仍存在不小差距。
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如果只盯著經濟數據的起伏漲落,忽視社會進步和人民群眾真實的幸福感、獲得感,就會透支社會發展潛力,發展就難以持續。經濟發展一定要與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共進。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柳州市委專職副主委韋秋利今年帶來了《關于讓農民工盡快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的建議》。他說,我國目前農民工有1.68億人,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新型勞動大軍,他們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奮斗在城市的邊緣,用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追求著自己的希望和夢想,并且為城市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卻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何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提高他們的待遇,讓他們盡快融入城市,這既是重要的現實問題,更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當前城鎮化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有些農民‘身份變市民,卻難享市民待遇’?!比珖舜蟠怼⒄憬瓕幉ǚ罨^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說,在協調發展的思路下,破解這一難題的舉措就是要實現“人、地、錢掛鉤”,“人往城轉、地隨人走、錢從地出”,做到人口轉移、土地置換、資金產出,一環緊扣一環,保障進城農民的基本利益。
代表委員認為,“十三五”時期,要著力改變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失衡問題,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在協調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描繪出了美好的藍圖。
“未來五年,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人民群眾將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累累碩果。”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賈康說。(記者 王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