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四川人有震不垮的精神 遇任何困難都堅韌不屈
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蘆山地震災區考察。
三年前,蘆山強烈地震發生當天,受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委托,李克強總理第一時間飛赴震中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在清風雅雨的最好時節,災區群眾與總理再度相逢。所不同的是,這是一場戰勝災難后的重逢,探索重建新路上的重逢,決勝全面小康途中的重逢。
天塹變通途 廢墟變畫圖
總理連贊“真漂亮”
天全縣多功鄉多功村,處在國道318線、國道351線交匯處。在該村靠近351線的一處平臺,李克強總理走下汽車,考察災后基礎設施恢復重建情況。
站在平臺上向對面眺望,成片的獼猴桃種植園、嶄新的南天新鎮、別具風情的飛仙關古鎮,漸次進入眼底。對這片廢墟上重現的如畫美景,總理連贊:“真漂亮!”
國道351線,是連接蘆山、寶興的新建“生命通道”。之前,從蘆山縣思延鄉到縣城,翻越佛圖山要1個多小時,現在穿過佛圖山隧道,進城只要10分鐘。
對遇難者最好的紀念
是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早日成才
抵達蘆山縣城,李克強總理首先前往“4·20”蘆山強烈地震紀念館廣場,祭奠遇難同胞和抗震救災中英勇獻身的烈士。總理在紀念臺前深深鞠躬,默哀一分鐘。現場肅穆,哀思凝重。
他緩步走上臺階,俯身輕輕把一枝鮮花放在“4·20”蘆山強烈地震紀念館前的紀念臺上。臺面鐫刻著196名遇難同胞的姓名。
震區孩子的成長,令他掛念在心。離開地震紀念館,李克強總理趕往蘆山縣第二初級中學,考察學校重建情況。
適逢周日下午,不少住校學生已經返回學校。李克強總理與教學樓走廊上的教師、學生握手,場面溫馨感人。
總理強調,一定要建最堅固的校舍,要經得起任何考驗。只有學校、醫院的建筑最堅固,全社會才感到最安穩。
他對師生們說,我們對遇難者最好的紀念,就是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早日成才,這也是蘆山未來的希望所在。他勉勵同學們珍惜時光,刻苦讀書,挺起四川人不屈的脊梁。
四川人有震不垮的精神
把龍門古鎮建成重建標桿
震中龍門鄉重建怎么樣了?古城村是震中受災最嚴重的村子之一。三年前,李克強總理在廢墟上握著村民高攀材老人的手說,我保證讓你們住上新房。
如今的古城村高家邊組,房屋堅固且美麗,每家房前屋后還規劃了“微菜園”,種植的蔬菜既美化了環境,又滿足了日常所需。
高攀材家也通過政府補助和親戚資助,以統規自建的方式蓋起琉璃屋頂的小洋樓。盡管家里經濟條件不算寬裕,裝修比較簡單,但他重新添置了電器和家具,房間打掃得非常整潔。
李克強總理走進高家新建起的三層小樓,傾聽主人細說地震前后生活對比。總理感嘆道,四川人樂觀向上,有震不垮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難都堅韌不屈。
古城村距離龍門古鎮不遠。它是以震中青龍場村為核心,以漢風街、古鎮老街、古鎮新街為主要構架而建設的精品鄉村旅游小鎮。
總理說,“擺龍門陣”是四川傳統,希望你們擺好“新龍門陣”,用優質服務吸引省內省外乃至國外游客,把龍門古鎮建成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標桿。
他隨機走進一家以“錢記”為名的食品店鋪。店主告訴總理,地震后全國紛紛伸出援手,所以我立志做良心食品回報社會。總理說,你店鋪名字雖叫“錢記”,但要讓大家知道你不是“錢”字打頭,而是良心打頭。做食品就是要良心打頭。
編織家鄉新面貌和新生活
用發展“新經濟”的思路建設“新蘆山”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來到四川代表團聽取審議,他看到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德明帶來的白伙新村照片時,不禁“點贊”,“這是現實照片?我以為是規劃圖呢,很美!”
這一次,李克強總理親眼見到了村子。他趕到康源生態農業園,考察現代農業產業重建,而白伙新村與農業園只有一路之隔,產村互為支撐的融合發展勢頭強勁。
李克強總理了解到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既讓農民增收致富,又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材,而企業名“康源”寓意“大眾健康源泉”。總理說,這個“康”是健康,也是小康:讓吃的人健康,種的人小康。
震區發展振興離不開產業,李克強總理專程考察產業集中區建設和企業經濟發展情況。湘鄰紡織公司原廠房在地震中嚴重損毀,負責人一度萌生退意,但當地大力支持其重建,如今越辦越紅火。
總理說,你留下來繼續干、助力震區發展是選對了!表面看你們是在紡織棉布,實際是在紡織家鄉的新面貌和未來的新生活。
蘆山重建的學校、民居、廠房展現出新面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涌現的生態農業、旅游等正在催生“新經濟”。李克強總理叮囑說,“新經濟”涵蓋一二三產業,你們要用發展“新經濟”的思路建設“新蘆山”。
四川日報記者張宏平張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