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90%基本完成了實名,10%還在銷售渠道”
4月27日,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虛商開展自查自糾,在1個月內,對前期未實名登記、虛假登記的電話號碼,完成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等工作。如今1個月時間已到,虛商實名完成情況如何呢?中新網對此展開了調查。
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對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表示,截至目前,虛商實名完成了大概90%,也就是放出的虛商卡號基本都完成了實名制;剩下的10%集中在渠道銷售環節,還沒落到用戶手中,如果售賣給用戶也將會實名登記。
國內最大的虛商蝸牛移動對中新網表示,落實實名制工作還在開展中,具體數據尚未完全統計好,“但蝸牛移動決定,對逾期未完成實名制的用戶將進行停卡處理。”
據了解,虛商手機卡號的售賣,大部分在網上執行,關于實名驗證,多是通過身份證信息登記和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驗證,如身份證信息輸入有誤,則會提示證件號碼無效,無法購買。
其背后的身份驗證工作,海航通信網站顯示,為用戶辦理入網手續時要與“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聯網比對,核驗用戶身份信息,實現系統自動錄入用戶身份信息,已停止人工錄入方式。
蝸牛移動和蘇寧互聯對中新網表示,會使用二代身份證識別器進行開機,再通過身份證驗證服務商——國政通,人手持證件照審核。還有一些虛商表示,用戶網上購買手機卡號后,收貨時會要求機主本人提供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方可簽收。
資料圖。
虛商訴苦 徹底整治需多方聯動
雖然虛商實名制工作設了多道檻,但一直以來,虛商因對實名審核不嚴備受指責與質疑。今年上半年,騰訊、360等互聯網企業均發布報告稱,虛商實名審核不嚴,容易被詐騙分子利用。工信部近日也公布,組織電信企業關停的14萬多個涉及詐騙等犯罪的電話號碼中,虛商號碼為60202個,占比達四成。
對此,虛商也道出了自己的難處。有虛商對中新網反映,虛商對垃圾短信條數和關鍵詞的監控、排查,要依賴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監測體系,這使得虛商在垃圾短信管控上缺乏快速治理的手段。“部分攔截能力缺失,使得虛商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更多處于被動地位,比較難做到預先防范,及時處理。”
不過,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分別對中新網表示,其已對虛商開放了垃圾短信的攔截功能,虛商可采用與基礎電信運營商一樣的規則對垃圾短信過濾、攔截。截止發稿,中新網未收到中國移動對此問題的回應。
另外,還有虛商表示,目前在分配虛商卡號時,是以萬號段為原則進行分配,即只能通過前7位數知曉卡號歸屬為哪一家虛擬運營商。“和三大運營商通過前3位數即可識別相比,虛商號碼無法進行有效識別,管理上難度較大。”
蝸牛移動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網表示,不同的虛商號碼難識別,再加上目前虛商處在發展初級階段,行業聯動機制未成形,不同的企業在落實實名制工作上力度不一,“有時還出現了‘張冠李戴’的笑話與無奈。”
虛商或借實名制挽回部分信譽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接受中新網采訪時也指出了不同虛商容易被用戶混淆的問題,他說道,某家虛商出現投訴或糾紛時,用戶只道是虛商的問題,并不深究背后是哪一家虛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一個企業不自律,就會抹黑整個行業。
另外,付亮還說道,此次實名制工作對虛商會產生一些影響,最明顯的將是其新用戶增長速度的下降,因為部分新用戶都是沖著非實名去購買卡號的。
鄒學勇認為,“此次虛商實名補登記工作,可以讓用戶了解虛商,對虛商品牌的重新認識及普及都有促進作用。”“這對虛商是個機會,或可借此機會挽回一部分信譽,但虛商要想長期發展,需持續落實好用戶實名制工作,整治利用虛商號段從事的非法活動。”鄒學勇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