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 農房可以抵押貸款
“有了這8萬塊錢,我就能買一臺挖掘機,不用外出打工了。”5月27日,湖北宜城黃沖村村民肖龍接到銀行的電話高興不已,他用宅基地作為抵押貸的8萬元當天就能到賬。“這次能成功貸款,多虧有了這個‘紅本本’。”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_acK({aid:1807,format:0,mode:1,gid:1,serverbaseurl:"me.afp.chinanews.com/"}); </script> |
肖龍所說的“紅本本”,是他家宅基地的《不動產權證書》。去年3月,宜城市被列為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市,500多名干部深入到農村各家各戶,對全市農戶宅基地情況進行摸查:全市10.66萬農戶,超占宅基地的有8.63萬戶,占81%。此外,還有一戶多宅、有戶無宅、私下交易、違法建房等問題。
經過多次研究,當地提出“分段+調節”有償使用的辦法,依據城區、副城區、集鎮中心村與普通村的區別,按平方米劃分1元到21元不等的基準價格。宅基地面積在湖北省法定200平方米以下的,不收費;超過200平方米的,分別按基準地價乘以不同系數收費。
同時還明確,一戶多宅的村民可自愿選擇退出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由村委會回購,資金來源于宅基地有償使用收益和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獎補;村民宅基地退出后將復墾成耕地。據統計,截至目前,8個試點村共有68戶農民選擇有償退出宅基地,總面積達61.7畝。
宜城還成立不動產登記局,開展住房測量,為農民宅基地頒發不動產權證。當前,試點村已有3168戶農戶交納了超標有償使用費近107萬元,并有100多戶自愿有償退出。市人民銀行同時出臺了《宜城市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將農房“死資產”變成“活資本”,改變了宅基地不能抵押融資的歷史。
“通過改革,全市有望新增耕地5萬畝以上。這5萬畝土地如果全部復墾,按每畝每年2000元的收入計算,可以增加農民收入1億元。”宜城市委書記李詩振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