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新力量催生新動能
近期,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這是由國家電影局主辦,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承辦的活動。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征程·新力量——電影和觀眾在一起”,吸引了許多年輕導演、編劇和制片人等電影從業人員代表出席。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為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提供建議和意見。
近年來,人工智能、5G傳輸等先進工業技術在中國電影創作流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土數字特效行業的發展解決了中國電影長期以來對外依賴的問題。數字電影公司的涌現不僅在影片拍攝和后期制作過程中提高了效率,還使得成片的質量逐漸提升,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聽體驗。
論壇上,與會的電影制作人、視效從業者和數字化產業代表就技術如何賦能電影產業”展開了討論。例如,《流浪地球2》使用了5G云端數據融合技術,實現了多地實時監控和拍攝;《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使用全CG技術精細還原了朝歌城場景,并利用動態捕捉技術呈現了數字角色雷震子的形象。數字特效并非僅適用于幻想類電影,現實題材電影如《我不是藥神》和《萬里歸途》也廣泛采用了數字特效等技術手段來提升影片的質感。青年導演戴墨在發言中表示,在電影創作中,創作者應該擁抱工業和科技,使電影制作更加規范和流程化,最終實現工業化的目標。
從云計算到虛擬攝影,從5G傳輸到人工智能和計算機圖形學(AIGC),中國本土數字特效團隊已經全面掌握了近年來中國大片的創作和生產,推動了影視產業的技術引導和轉型發展。論壇上,《流浪地球2》視效公司負責人徐建表示,好的視效標準并不是簡單的炫技,而是要為影片的精神內核、故事情節和角色表演提供服務。
對于新技術如何賦能電影產業,與會的《流浪地球》系列電影制片人龔格爾也有自己的思考:保持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和領先使用將有助于電影產業的安全發展。”
開拓新渠道,實現營銷的突破
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與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和消費需求的互動息息相關。從短視頻制作梗到民間創作的二次創作,從特殊的實體票根到熱門的路演,從小屏幕到大銀幕,從線上到線下——這一切都有票務平臺和宣傳推廣平臺的共同努力。
傳媒渠道的多樣化和碎片化使得市場生態瞬息萬變。針對如何在新形勢和新條件下進行電影營銷,阿里影業、貓眼影業和聯瑞影業等相關影片營銷發行團隊的代表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心得。阿里影業通過試映會等小規模觀影形式來發掘觀眾的共鳴點,以正面內容來激發價值認同,通過與旅游、電子商務等不同行業、場景和領域的合作,幫助電影突破它原本的圈子,引發全民的熱議。貓眼影業總結出的經驗是更新升級宣傳推廣策略:創建聚焦于短視頻、直播、地域資源整合等不同模塊的獨立組織,根據不同的影片類型(例如喜劇片、犯罪懸疑片)來建立垂直宣傳團隊。至于聯瑞影業,他們堅持做出小人物正能量的電影,如《人生大事》和《我愛你!》,這些現實題材的電影從時代和觀眾的角度作出貼切的創作。對于阿里影業的首席市場官代臨艷來說,從今年暑期檔的電影推廣活動中可以看出,觀眾們已經不再盲目相信個別輿論領袖的推薦,而更加關注影片的評分和評論,他們深入地參與到電影口碑傳播的過程中,成為電影宣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貓眼影業總裁張博表示:市場繁榮背后的關鍵在于優質電影層出不窮,也離不開全新宣傳模式的整體升級。在新形勢下,每個從業者都面臨機遇和挑戰,因此提供有區別和創新的宣傳能力非常重要。”
一個電影要通過市場和觀眾的嚴苛檢驗,才能取得宣傳推廣工作的成功和產生影片熱度的基石。聯瑞影業總經理曾繼媛認為:電影始終是宣傳推廣工作的核心,我們相信一部優秀的作品能夠自我宣傳。我們希望成為成熟電影創作者和新生電影創作者的服務型團隊,支持優質電影展現更加耀眼的光芒。”
年青電影人努力尋求電影行業的新突破
目前,我國正處于電影提質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是向電影強國邁進的重要時期。年青一代電影人肩負著歷史性的重任,他們應該如何承擔使命、勇于創新,以增強電影文化的影響力,并凝聚力量、積極努力?與會的青年導演和編劇代表在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時給出了答案。《長安三萬里》導演之一謝君偉表示:我希望觀眾能夠從電影的光影、聲音、畫面和音樂中獲得慰藉和力量。”《熱烈》的制片人陳祉希表示:電影創作者要打破常規,挑戰更多的題材和可能性。”
電影市場的多樣性和電影創作的豐富性離不開青年電影人的茁壯成長。《長空之王》導演劉曉世認為:真實的交流和生命體驗遠比刻意的觀察和接近更為重要。專注于人與生活本身,聚焦電影的主題是創作的關鍵。”對于觀眾的審美和觀影需求,年輕導演也有自己的觀點。導演韓延在論壇上表示:創作者要時刻保持自省,觀眾是最好的反饋。觀眾能夠幫助我們發現創作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檢驗我們的作品是否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的氛圍。我們應該謹慎進行創作,珍惜那些坐在電影院里支持中國電影的觀眾。”
新的力量為電影行業提供了新的動能。國家電影局常務副局長毛羽鼓勵年輕電影工作者發揚老一輩電影人改革的精神,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難題。他說:對于中國電影來說,新的力量意味著電影的力量;新的力量能夠開創電影事業的美好前景,充滿希望。”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本報通訊員 徐紫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