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證照分離”試點觀察:100項行政許可率先改革
題:100項行政許可率先改革 讓辦證不再難——浦東“證照分離”試點觀察
新華社上海4月13日電
新華社記者季明、何欣榮
企業只要承諾符合審批條件且提交有關材料,即可當場辦理許可證,從事經營活動。對公眾來說,“告知承諾”還比較陌生,浦東一家美容美發連鎖店的經理老李,最近率先“嘗鮮”。
開美容美發店,以往要到衛生部門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一般兩三周時間才能辦下來。這次當老李帶好材料來到辦理窗口時,工作人員先拿出一張《告知承諾書》給他,承諾內容包括理發室座位的占地面積、從業人員健康證持有情況、毛巾的消毒規范等。只要新店達到了承諾要求,就可簽字留檔。
讀完承諾書,老李慎重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員馬上遞給他一張行政審批通過的決定書,告訴他過幾天就可以拿許可證原件,前后只花了幾分鐘。
備受關注的“證照分離”試點4月1日起在上海浦東新區全面展開,包括機動車維修、燃氣經營等100個行政許可事項率先改革。記者近期采訪獲悉,由于試點不斷改善用戶體驗,企業的“獲得感”正在逐步提高。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推廣,“證照分離”試點將為我國的商事制度改革探出新路。
去年年末,國務院批復同意在上海浦東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試點涉及116個行政許可事項,按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強化準入管理等5種方式進行改革試驗,以解決企業“辦證難”問題。
浦東新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蔣紅軍介紹,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這兩種改革方式,涉及國家法律法規的調整,已由新區政府上報等待批復,一旦批復下達將盡快實施。剩余三種改革方式涉及的100個行政許可事項,包括旅館、典當、機動車維修、燃氣經營和娛樂場所等,已在4月1日全面啟動新的程序對外受理。
毫無疑問,“證照分離”試點大大緩解了“辦證難”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辦證容易了、甚至不用辦證了,監管能不能跟得上?
事實上,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正是浦東此次改革的重點。以老李辦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監管為例,浦東首先將加快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對每個市場主體建立誠信檔案,并對其信用情況進行評定分級。在分類分級的基礎上,對企業實行不同的監管方式。
浦東新區衛計委負責人介紹,浦東還將推廣“雙隨機”機制,從市場主體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中,通過搖號方式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檢查人員,強化對市場主體的事中糾偏。同時,整合962223衛生監督熱線的投訴信息和抽查抽檢信息等,監控市場主體的潛在風險,做到早發現、早預警。對失信主體,將在投融資、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入。
“目前,浦東新區各相關部門,對116個行政許可事項,從誠信管理、分類監管和聯合懲戒等方面,已經逐項制定事中事后監管方案和實施細則,預計5月份正式確定后實施。”蔣紅軍說。
蔣紅軍還透露,116個行政許可事項中,浦東新區操作的有51項。“經統計梳理,浦東新區層面的行政審批事項共461項,今后都將參照‘證照分離’試點經驗,實現改革的全覆蓋。”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表示,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今年浦東要力爭推出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響的改革舉措,“證照分離”是其中的重頭戲。浦東將抓住改革的有利時機,為全國層面的商事制度創新提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