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政后六成樓盤爽約 房源供應量銳減
“9·30”新政出臺后,北京樓市轉向,一方面體現(xiàn)在成交量下滑,另一方面則是供應量銳減。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官網了解到,10月截至目前,僅有2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新增供應同比銳減。此外,半月有余僅僅有7個項目入市。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后,一些項目因定價較高難以取證,也有項目因首付比例的提高不得已推遲入市。而此前有機構預測10月將有26個項目入市,目前開盤量不足四成,全月開盤量創(chuàng)新低。
新房供應量銳減
受樓市調控政策影響,北京新房市場成交量出現(xiàn)滑坡,而從供應端來看,則從持續(xù)低迷轉變至幾乎冰封的境地。
據(jù)亞豪君岳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上周北京商品住宅市場僅有2個項目入市,即遠洋·菲慕8號、北京時代廣場2個商辦項目;2個項目共新增281套,預售許可面積1.4萬平方米。10月截至16日,半月有余僅有7個項目入市銷售,而上月同期的入市項目個數(shù)則多達14個。
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機構預計10月北京住宅市場將有26個項目入市,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過去近20天僅7個項目入市。
不僅入市項目量驟減,10月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項目更是少之又少。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了解到,10月截至目前僅有兩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分別為昭泰典尚家園(景粼原著別墅項目)和陽光花庭(通州臺湖自住房項目)。若不算自住房項目,10月截至目前新房市場新增預售量僅65套,相當于上月同期的2%。
此外,市住建委預售商品房項目公示信息顯示,9月共計24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8月的數(shù)據(jù)為29個。
政策出臺的影響
行業(yè)人士評論稱,盡管數(shù)月來北京新房市場供應持續(xù)低迷,但是10月供應銳減的主要原因在于“9·30”新政出臺的影響。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jiān)郭毅分析認為,新政出臺之后,首付比例的提升導致大量項目需要重新篩選意向客戶,因此不得不推遲入市;另外,新政當中“限制漲價”的條款也使得近期新增預售驟減。
一位大興區(qū)在售項目營銷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樓市調控政策的落地,導致開發(fā)商推盤意愿降低,尤其是政策剛剛出臺的這段時間。此次調控政策力度較大,尤其是首付比例的提高,更是導致潛在購房者進入觀望期,一方面是首付增加帶來的購房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對市場走勢的觀望情緒增加。此外,限價措施也導致部分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難度增加。
實際上,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后,影響最明顯的還是成交量的下滑。郭毅分析認為,新一輪“京八條”收緊調控之后,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應聲而降,首套及二套首付成數(shù)的提高,以及普宅與非普宅的區(qū)分,使得幾乎所有新房項目均受到影響,大量有意向甚至已下定的客戶面臨首付額度的提升,不得不重新調配資金或是暫緩購房。受此影響,進入10月之后成交量出現(xiàn)“燈下黑”的行情,預計這一成交低迷的狀況也將延續(xù)至10月全月直至整個四季度。
趨勢或將延續(xù)
“受到主動與被動兩方面的影響,新政之后北京住宅市場供應急劇減小,預計10月入市量或將創(chuàng)造近期新低,而這一趨勢也將延續(xù)至年底。”郭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自9月開始,北京住宅市場供應低迷的情況就已顯現(xiàn),而10月更是由于新政出臺導致供應出現(xiàn)大幅下滑。郭毅認為,除新政影響之外,新房市場供應低迷主要受制于土地市場的供應節(jié)奏。
數(shù)據(jù)顯示,前9個月北京住宅用地僅實現(xiàn)7宗成交,其中純商品住宅建筑面積僅42萬平方米,這一數(shù)字也創(chuàng)造了歷年新低。隨著2015年出讓的宅地項目逐漸入市,未來土地可供變現(xiàn)量急劇減少,開發(fā)商為維持企業(yè)的長期運營,勢必將放慢出貨速度,因此未來新房市場供應量也將持續(xù)低迷。
北京商報記者彭耀廣